已收到,谢谢
这个事情虽然没有我外公被藏獒咬了那么离谱,但是确实也很不按常理,大部分朋友和亲戚都说我们家的关系是一种其乐融融、自由民主的家庭,我爸妈一直说我属于放养长大的。别人都觉得他们作为我的父母肯定有管我,但是只有我知道,有些时候我妈所说的放养,可能是那种纯放养,额,也可以称之为放生。
那还要追溯到我高二快结束跨入高三的时候,我在高中还是属于那种真的被放养不知天高地厚需要经历社会的毒打的那种状态,因此当我说我一定回会普罗旺斯薰衣草田里拍照的时候收获了一波来自同班同学的嘲笑。结果当年期末考快考完的时候,班主任说学校有去德国做交换生的名额,一共13个,本部8个,分部5个,每人需要交3万的相关费用,为期14天。我就知道,让他们打脸的机会来了,于是回家我凭借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确实说动了我的父母,他们同意我参加这次活动,虽然我高三了,但是由于那时候成绩也不是特别拔尖,语文不错但英语稀巴烂,所以他们觉得多看看世界万一勾起了我想学英语的欲望呢?于是我们分校出来的5个学生,3个是高一的,两个是高三的,高三里一个是我,还有一个是六班的学霸,一个长得很像李准基的姓魏的男生,他是理科能保送的那种,我是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于是我们一行人出发了,先在德国交流了5天,又去了法国、奥地利的音乐学校、荷兰、比利时。那时的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广阔,以及比利时的巧克力是真的好吃,荷兰风车屋的奶酪是真的臭。
事情发生在我去的第6天,在法国的时候,我去了有名的老佛爷商场,是真的大,奢侈品店门口有人排队。像我这种对于奢侈品是连英文都不一定知道是啥的人是不清楚这些店和店的区别的,就像我知道LV,但我不知道它全名叫路易斯威登,有一次班里有同学说了全名,我在旁边听得云里雾里,路易斯威登?谁是维灯?(我以为的是她说了句英语,路is维灯)话说回来,就在我像个考古老教授一样把每一层富丽堂皇的店都考察了一遍以后,我啥都没买,而那些学生都买了一堆礼物,我时刻记着要去免税店买,因为我不知道本地买的汇率,而且这堆东西在我看来没一个可食用的,哦不,可适用的。
但是此时此刻,和我一路的同学们都忙疯了,疯狂的给家里发信息或者打电话,看看要带些什么东西回去。一个个就像股票操盘手,手忙脚乱,让我一瞬间也跟着紧张起来了,好像我不发点什么都融不进这个队伍,于是我也紧张兮兮十分忙乱的给我妈发了条短信,非常长,但是主要是讲我在国外玩得非常开心,看了很多景点,学了很多知识,去了哪些博物馆。我洋洋洒洒仿佛正在写一篇诉状,随后我激动地也发了出去,期待着我妈对我的回应,那时车水马龙,大街上人声鼎沸,在我手机滴的一声后,收到了一条短信,这一刻仿佛世界都静止了。
我激动地有些颤抖的双手点开了信件,上面清晰而冷静的写着5个字。
“ 已收到,谢谢。”
我确认了两遍,虽然我知道国外不可能用中文写垃圾短信。但是我更不能接受我打出去119个字,居然只回了我5个字,这五个字是那么冰冷,仿佛泰囧电视剧里王宝强在泼水节当天从二楼给徐峥浇下去的满满的一桶水,直接宕掉了他的电脑,那种无助,是一样一样的。据我妈后面的狡辩是她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表述她的情感。但是我看到逢年过节的电信祝福生日短信和银行祝福短信,连上面的话都比我妈发的那句有诚意。所以现在我看淡了,当我每一次听到什么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永远的理想这种类型歌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在法国那一天的骄阳,树叶很绿,车很吵,同学们很忙,以及手机上的已收到,谢谢。
有同学认为香港之行证明了我又是穷游,哦这次不是,这次我有800欧元。虽然最后回去还有400多欧,我爸妈看着我回去拿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两露出了这孩子很省钱很节约的微笑表情,但是后面因为我买的东西不够他们两个送人,于是他们又把我埋怨了一顿问我为什么不把钱花掉。
哎,双标,不是这么玩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