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5 (4)

2021-07-04 17:04 作者:刘大鸭蛋  | 我要投稿


鼠掌老鹳草 Geranium sibiricum

    老鹳草是个有点让人迷惑的类群,很多物种的特征都有交叉,有时候确实分不清谁是谁。

    我个人感觉鼠掌老鹳草区别于老鹳草或尼泊尔老鹳草的特征是:总花梗一般只有一朵花,另外两种一般是有两朵,不过也有例外。

豪猪刺 Berberis julianae

    某种小檗,由于没看到花果,这个鉴定不一定准确。

金花小檗 Berberis wilsoniae

    个人认为这可能是四川最好看的小檗之一,果实看起来很好吃,但实际上并不如此。根据某西方园艺爱好者的描述,小檗果实成熟后“极酸”,“富含维生素C”。以我对欧洲人饮食习惯的了解,他们肯定又把小檗做成果酱了,毕竟连接骨木都能做果酱。

楔叶葎 Galium asperifolium

    当地另一种常见的拉拉藤,与四叶葎的区别十分明显:本种六叶轮生。

长序缬草 Valeriana hardwickii

    与大多数植物不同,缬草的花序在果期仍能生长,所以果期的缬草和花期看起来很不一样。

    瘦果上的羽毛状结构是特化的花萼,其功能与蒲公英的冠毛类似。

轮叶景天 Sedum chauveaudii

    常见种类,与佛甲草一样三叶轮生,但本种低矮且直立。

    整体形态有点像红景天属,但红景天叶的边缘一般有齿。

扁核木 Prinsepia utilis

    西南地区常见的物种,当地俗称青刺果。可以从其果实中榨出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可以食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部分厂家用扁核木油脂生产化妆品,理由是“与皮脂成分相近”。不过我并不信服。

粗叶悬钩子 Rubus alceifolius

    相对不常见的悬钩子,红色的果实看起来很诱人,但尚未成熟,相当酸。

糙果芹 Trachyspermum scaberulum

    花序细弱疏散的伞形科植物,有点像小窃衣,但本种果实没有倒钩,不难分辨。

丹参花马先蒿 Pedicularis salviiflora

    很有特色的马先蒿,花冠裂片远远长于花冠筒,且均较狭窄。

    本种分布较广,在云南也有不少。

髯毛无心菜 Arenaria barbata

    对园艺花卉有了解的朋友,即使没学过植物学,也能感觉到它与石竹和剪秋罗的微妙关系。

    实物比照片上的花小得多,大概也就是比鹅肠菜稍微大一点的水平,显然不足以用来观赏。

粘萼蝇子草 Silene viscidula

    中规中矩的蝇子草,没有太多的亮点,花萼有时候是绿色的,这与中国植物志的描述稍有差异,不过问题不大。

内弯繁缕 Stellaria infracta

    山地常见的繁缕,主要特征是通体灰绿色,有较为浓密的绵毛,这可能是对高海拔地区光照条件的适应。

锐齿凤仙花 Impatiens arguta

    凤仙花定种的过程就不详细介绍了,懂得都懂。

    这东西,就是对着模式标本看,都不一定能看出啥是啥。

黄麻叶凤仙花 Impatiens corchorifolia

    这光溜溜的唇瓣,恰似研究凤仙花的分类学家们光溜溜的脑门。

条纹凤仙花 Impatiens vittata

    存疑,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短到几乎不存在的花梗。

石生紫菀 Aster oreophilus

    植株较小,但头状花序较大的紫菀,虽然与紫菀属内最大的花还有些距离,但比平原常见的三脉紫菀大得多。

    我一般不喜欢折花,但菊科植物的总苞是不可缺少的鉴定特征,为了把问题搞清楚,有时还是要折一折。

长托菝葜 Smilax ferox

    菝葜是常见的单子叶杂草。嫩叶和果实可食,但果实的味道一言难尽,至少我是没办法接受。至于嫩叶,江浙沪素来有早春采食植物嫩芽的习俗,只要是没有毒的,多少都被他们吃过。

雅灯心草 Juncus concinnus

    存疑,这种拥有头状花序的灯心草在西南地区的亚高山地带比较多见,平原则较少。

    没拍叶子,因为灯心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

变色栓菌 Trametes versicolor

    以前叫云芝,但后来分类变动,中文名也随之规范化了。

    本质上是一种质地坚硬的蘑菇,相当常见,可能有些生理作用,但现在的某些研究结论非常的反直觉,很难让我相信。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

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5 (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