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格斗吧!爷爷》的一点点想法

简单说两句吧,如有不对,还请策导粉丝海涵。
观众有个特点,看短视频时,自动调节到看短视频的态度,你玩梗、致敬别的电影的桥段、抖机灵都会被当做短视频的亮点。可当你时长拉长以后,观众会自动调节到看长片的心态,这时候他们的要求会高,你再用缝合梗、经典电影桥段恶搞、抖机灵的方式去拍摄长片,就会适得其反,反而让观众觉得不好看。
所以,贾樟柯当年说的真的犀利:从短视频到电影长片,不是简单的时长拉长,而是——改行。
《格斗吧!爷爷》与《广场往事》最后一集,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也是编剧里最基本的必须避开的大坑,那便是:机械降神。
机械降神对剧情有何危害呢?具体说,就是,《格》里,三炮靠吃药打败对手,这相当于否定了前面铺垫的练功的意义。用喝药开挂的方式打败小日本,这不是给中国功夫增光,反而给自己灭威风,胜之不武。而且你用吃药的方式吊打对手,等于否定了男主角三炮说的初心、勇敢。都开挂了,也就不需要勇气了,也违背了师父发扬武术的初心。以弱胜强才需要勇气,才需要初心作为精神支撑。成年人利用体力悬殊殴打3岁小孩,谁会说这个成年人有勇气呢?
看到了吧?机械降神会在剧情逻辑上把自己坑进去。
《广》最后一集也用了机械降神,就是突然告诉大家,快嘴姨身边的人其实都是刘大鹅安排好的潜伏心腹,这无疑也会降低刘大鹅反败为胜的难度,减少了女一号刘大鹅可以发挥手段、权术、人格魅力的表演空间。
所以,片长一旦拉长,对编剧严肃叙事能力、剧本整体性、讲故事的节奏性,都有了功力和水平上的要求。
最后,期待看到策导的进步,毕竟老天爷已经给了起手这么好的第一把牌,原本可以通过努力,上更大排面的牌桌与更有牌技的对手同桌竞技、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