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崛科技:中国人需不需要直饮水?(二)
在自来水安全的问题上,英美两国算是一对难兄难弟。英国迟迟不对自来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进行检测,佛到急死自家媒体,说你看人家美国,检测已经排上日程了。 然而美国自己的问题更大。1972年彻底重写的《清洁水法案》,扬言要在1983年水质实现“可钓鱼”、“可游泳”,要在1985年实现污染“零排放”,逐步让所有美国人都能获取清洁水资源。 几十年过去了,1972年至2018年,政府与相关企业总计已砸下1万亿美元。 但该《法案》实施的有效性和水质改善的现实性仍未得到验证,钱倒是打了水漂。 2014年密歇根的弗林特市因财政问题,转移了自来水水源的取水地,加之水管老化问题,最终结果导致美加两国大面积铅中毒。 事件在2019年才得以平息。但在今年3月《卫报》联手消费者报告,公布一份为期九月的调查,全美120个地区样本中,8%有砷,超35%的样本,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而没被检测出铅的样本,只有2个。
这些都是发展直饮水较早的国家,但似乎也到了瓶颈期。美国自1986年以来已经全面禁止铺设铅管,但至今全美仍有300万至600万户的自来水,走的是铅管。基建翻修进展缓慢。
这个领域,中国其实早就在探索。我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目前参照的是2007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文件标识的GB,即国家标准。其中水质指标有106项,除几项口感指标外,其他都和国际水平持平。
理论上来说,如果规定的106项指标全部达标,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但现实中,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其中有64项是地方可“选择性检测”的非常规检测项目,2014年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中,“苯”就属于非常规检验项之一。 中崛科技将坚持科技引领,强化创新驱动,以卓越品质深耕直饮水领域让优质优价的直饮水惠及所有老百姓,努力成为人们依赖的直饮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