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杜龙兰历险记(7)
杜龙兰今天告别堂妹雪村霙一家,做飞机回国。要过春节了,她去学校请过假后回家去。
在上海机场,杜龙兰遇到了男友张天月。张天月比杜龙兰矮一点,一米七左右,戴着眼镜,黑短发,一身衣服简洁干净,一副知识分子派头。两人拥抱在一起,在旅馆坐下,准备做高铁回家。情侣爱人商量好了,这次先去贵州,到张天月老家过完除夕新年,初三回新疆,到杜龙兰家里。过完年回去。两人在旅馆床上讨论未来打算,约好毕业后就结婚。
到了第二天早上,两人来到高铁站,做高铁去贵阳,然后坐车去安顺。高铁跑从早上开到下午才到。一下车到贵阳站,就是阴雨绵绵气候。张天月二叔二婶开车接他们,从贵阳开车大约一两个小时就到安顺。一路上一家人说说笑笑。张天月老爸已经到安顺家里,老妈留在新疆照顾外公外婆。张天月和杜龙兰父母都是新疆石油职工干部。
“阳阳呢?”张天月问表弟张天阳呢,俩表兄弟关系很好。
“他呀,他在内蒙古通辽工地单位上班,今年春节值班就不回来了。”
“我和你二叔春节去通辽陪他,孩子第一次一个人外面过年挺孤独的。然后去哈尔滨玩玩。不知道阳阳吃不吃的惯。兰兰,你在外国能吃的惯吧?”
“我还好,二婶。不过平时我自己做饭多。”
“那你勤快,我就懒了,平时学校吃食堂吃外卖……”
到了安顺家里,那是一个公寓楼高层。家里见到张爸,张爷爷奶奶。一家人团聚了。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带女友准媳妇来看他们可高兴了,杜龙兰也向长辈们问好,送上了伴手礼,日本买的土特产。家里收拾一间房子给她住。之前张天月嘱咐女友,爷爷奶奶有老毛病,怕传染给她,平时就不一起吃饭了,在家里也注意消毒避免过多接触。
晚上,张爸,二叔二婶,张天月杜龙兰给老人弄好饭吃好后,在外面下馆子。这是一家露天烧烤摊,安顺烤小肠。杜龙兰好奇拍照,之前她只在纪录片《人生一串》见过。
炉子上是铁板,上面主角是靠一段段猪小肠。小肠在油与火中滋滋作响,偶尔跳起来空中翻滚起舞。除了烤小肠,烧烤还有五花肉,豆腐,香肠,土豆等等。旁边还有生菜,用来卷烤肉吃。还有啤酒饮料。调料是蘸水和辣子,张天月特意给杜龙兰准备不辣蘸水。一家人在夜晚烧烤摊上大快朵颐,八卦吹牛。张爸二叔兄弟俩叙旧,张天月和父亲叔婶聊天,杜龙兰偶尔聊聊天,更多是埋头吃肉干饭喝酒。
第二天早上,张爸带着孩子们去吃早饭。是一家牛肉粉。杜龙兰还是第一次吃贵州牛肉粉,牛肉块米粉,之前她吃的是新疆—甘肃牛肉面,味道风格完全不同。一路上杜龙兰看到街边到处都是卖菜小贩,背着背篓,挑着扁担,有些大妈老奶奶还穿着特色服饰,不知道是少数民族还是明朝汉服。有些地方还有卖活鸡的,大公鸡不停打鸣,好不热闹。
吃完饭回家,张爸带着二叔,爷爷,张天乐等开车去郊外,到村里祖坟去祭祀。按理来说是不带外姓女眷的(二婶就没去),但张爷爷破例带杜龙兰也去。一行人驱车来到郊区村里,停好车然后去田里,在田间野草里走了一会儿,来到一片坟场,张天乐说这是老张家祖坟。杜龙兰看到有一座老坟是清朝道光年间修的。在里面一座坟前,那是太爷爷太奶奶的坟。张爷爷在坟旁挂了一串鞭炮放着,张爸二叔把坟上野草除掉,摆出贡品白酒食物等。张爷爷先对着祖坟磕头,后面小辈按照辈分轮流磕头。张天月和杜龙兰在太爷爷坟前磕头。杜龙兰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祭祀活动。她记起张家里,奶奶桌子上供着老祖公和观音菩萨。
中午吃完饭,二叔二婶就告别去贵阳了,他们坐火车去通辽陪儿子。
除夕那一天,张天月和杜龙兰给家里贴春联挂福字,张爸带着大家去超市里买年货,刺梨干,零食饮料等等。张爷爷去菜市场买了一只鸡一条鱼。
晚上除夕夜,张爸在附近酒店定了年夜饭,大家外面吃饭,用的是公筷公勺。年夜饭里有红烧肉,有鸡,有鱼,有腊肉腊肠等等。大家祝贺新春快乐,一家人团聚吃饭。虽然第一次在外地过年,但是杜龙兰还是感受到家的温暖。
吃完年夜饭回家,张爷爷奶奶把烧好鸡和鱼供老祖公,在火盆里烧纸,香炉上香,祭祀老祖宗,保佑家人新的一年健康平安。大家打开电视放《春节联欢晚会》,但也看的不多当背景音乐放。外面放鞭炮烟花了,张天乐带着杜龙兰出去放鞭炮。安顺夜空烟花持续绽放盛开,庆祝新的一年开始。
大年初一,张天月和杜龙兰出去看电影,离电影开播还早,先去外面吃小吃。张天月请女朋友吃贵州小吃,酒酿汤圆和冲冲糕。中午饭后去看电影,看的是《流浪地球》,两人吃爆米花喝可乐。看完已经是下午,张天月杜龙兰去附近安顺文庙看看。这是明朝洪武年间修的文庙,后来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清朝道光年间修的。张天月说根据族谱和老人传说,张家是当年明朝洪武年间,从江苏南京跟着明军来到贵州安顺府,一住就是五百年。这文庙就是明朝时期修的。民间传说有个安顺乡贤在文庙捐赠下面埋了个宝贝,说只要有安顺人考中进士,就有资格打开得到宝贝。可惜明清五百年直到科举废除,当地都没有出进士。张天月杜龙兰看文庙里最有名景点,门外两根龙柱,石头柱子上镂空悬浮飞龙。张天月得意的说,这镂空龙柱是全中国仅此一例,山东曲阜文庙都没有。《续安顺府志》载,龙柱是清代道光年间苏姓石匠所刻。据说当年官府为了招募到能工巧匠,许诺按镂空龙柱雕下来碎石等重量付给银子。苏石匠以一架珠子灵动的石算盘和一只内有石画眉的镂空石鸟笼技压群芳,取得了这流芳百世的差事。他殚精竭虑,几年寒暑,耗尽心血,终于雕成了这一对龙柱。
大年初二,下午大家告别爷爷奶奶,张爸张天月杜龙兰从安顺去贵阳。在旅店住下,次日凌晨火车。
三人来到贵阳一个小吃街,里面几百米无数家小吃店,烧烤,炒饭,粉面等一应俱全。张天月点了份街头牛排意面,杜龙兰买了西北烤肉,张爸要了一份冒菜,还点了冰粉。小吃街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晚上大家起来,退了旅店去火车站等车。凌晨上了火车。
第二天一整天都在火车上度过,期间还穿过好几个山洞隧道。杜龙兰熟悉的感觉回来了,以前每次从新疆到内地,坐火车都是几十个小时,一天两夜。
第二天中午到新疆哈密了,杜爸杜黎明,杜妈雪村日和开车来接女儿,张妈也开车接丈夫儿子。两家人结秦晋之好,这次回老家探亲很顺利。两家人回到哈密基地家里。
张天乐一家还到杜龙兰家里做客,两家人热情喝茶吃水果聊天。雪村日和和张妈两个妇女聊天,商量孩子们未来婚事。
这几天过年,放假无所事事。张天月约杜龙兰出去吃了几次饭,辣子鸡,抓饭等等。杜龙兰还是喜欢新疆菜,从牛肉面到烤羊肉串,从抓饭烤包子到辣子鸡大盘鸡,还不忘拍照发给堂妹雪村霙,馋死她。
有一次中午大家到哈密市游玩。中午吃饭前,两人开车来到市里左宗棠纪念馆。里面是介绍左宗棠收复新疆,新疆建立行省等历史往事。两人向左公肃然起敬,杜龙兰还向左公像敬了个军礼。里面有着诗句,清代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从里面出来,杜龙兰眺目远望,不由得感慨。虽然之前在日本游览各种精致典雅和式风景,但她个人更喜欢中国新疆,喜欢大西北大漠孤烟。
在晚上,两人来到广场赏灯。元宵节前,广场上各种灯展,五光十色,人山人海,远处还有烟花爆竹。火树银花不夜天。
过完年,假期也即将结束了,两人告别家人,坐火车回去。来到上海机场,杜龙兰抱住男友道别。这一别,还要好久才能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