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翻译】《TYPE-MOON的轨迹》第四章 为了斩断境界线——《空之境界》

2022-11-29 19:38 作者:三咲市的地铁站  | 我要投稿

《TYPE-MOON的轨迹》

作者:坂上秋成

监修:TYPE-MOON

出版社:星海社

翻译:三咲市的地铁站

翻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能力请支持正版。

第四章 为了斩断境界线——《空之境界》

《Fate/stay night》取得巨大成功之后,TYPE-MOON的知名度在内容产业和御宅业界迅速攀升。到了一说起视觉游戏或是御宅文化就一定要提到TYPE-MOON的程度。

第一章提到的奈须蘑菇所写的小说《空之境界》,也因此得到了关注。在这一段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奈须的文章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感受到型月之美的人们也聚集在了一起。


1 小说的发行和成功

《空之境界》原本是武内崇和奈须蘑菇在同人社团“竹帚”的网站上,以“空之境界式”为题于1998年开始连载的小说。

如前所述,在同人业界原创小说很难卖得出去,最开始他们发布同人志的时候只卖出了6部。

但是,因为《月姬》的成功TYPE-MOON逐渐出名,《空之境界》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武内和奈须在《月姬PLUS-DISK》里收录了第一章至第四章后,又在2001年12月30日的Comic Market61上,发行了收录全七章的同人版《空之境界》。

当时讲谈社的编辑太田克史十分欣赏这部小说。在第二章的时候提到过,奈须蘑菇因为西尾维新的登场而断了在讲谈社出版小说的念头。没想到这个太田就是当年西尾的责任编辑。

因为《月姬》和《空之境界》而确信奈须和武内的才能,太田为了和二人接触而约在秋叶原的咖啡馆见面,并希望二人同意将《空之境界》在讲谈社出版。

但是,当时二人拒绝了太田的请求。

如前所述,奈须原本是想成为小说家,而且还是讲谈社novels的粉丝,因此正常来看是没有理由拒绝这个提案的。

但在那时奈须和武内认为《空之境界》是一部同人作品。从这里也能看出他们对同人作品的喜爱与自豪。有很多人认为商业舞台比同人更有意义,但事实上同人作品也拥有商业作品所不具备的、令人难以割舍的特点。

自己亲自创作、自己亲自售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结识更多和自己一样的制作人,也能和应援自己的粉丝们近距离交流。同人就是这样有魅力的存在,这也是奈须和武内万分珍视的事物。TYPE-MOON虽说在2003年实现了商业化,成立了有限公司Notes,但他们并没有舍弃那份对同人的喜爱与自豪。

因为持有这样的感情,他们对将《空之境界》变成商业作品一事抱有抵触。

但是太田并不是那种被拒绝一次就会立刻放弃的人。他不停地劝说奈须和武内,还拟定并实施了一个让他们和作家笠井洁一同去温泉旅行的计划。

这段旅行对奈须蘑菇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若是没有笠井洁,《空之境界》这部作品也就不会问世。

奈须在高中时就想写一部围绕杀人鬼展开的故事,他那时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武内。但是已至弱冠之年的奈须的伦理观,拒绝将杀人鬼作为主角。这件事让奈须烦恼了很久。而在那时,他和笠井的小说《哲学者的密室》相遇了。

这是一部融合了推理与哲学,阐释了“死之哲学”的一部小说。书中所写的生死观、伦理观对奈须产生了巨大影响。于是,他以此思想为基础,将杀人鬼作为主人公的另一人格,开始执笔《空之境界》。

当笠井直接说出“应该进行商业出版”时,奈须动摇了。而他心中最后的纠结则被武内消除了。“拒绝商业化,会不会只是因为觉得丢人呢?”

武内指出,对商业化一事犹豫不决,归根结底只是因为奈须的羞耻与恐惧。奈绪听了这句话后,做出了决定。同意了太田商业化的请求。


随后,2004年6月8日,在做了充分准备后,商业作品《空之境界》由讲谈社novels发行。发行后,这部作品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月姬》再怎么成功也不过是在同人业界——原先出版社中有很多人抱有这个想法。因此对于编辑太田而言,《空之境界》的发行也是一次豪赌。


——但是,这次商业出版取得了巨大成功。


太田不仅仅只是将《空之境界》作为novels版发行,他还准备了5000部限定的爱藏版,以9800日元的价格进行售卖。爱藏版由美丽缎带装饰的黑色礼盒进行包装,里面包含银色封面的小册子、奈须所写的后记与设定资料集、上下卷的书籍……

其质量之高不容置疑,但归根结底,《空之境界》对于新人小说家奈须蘑菇而言只是一部处女作。为一部处女作制作爱藏版、并标以9800日元的高价,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但是,发售后,大家发现原先的担忧不过是杞人忧天。

5000部的爱藏版在预约开始后2小时内就全部卖光;讲谈社营业部不断接到书店和读者的咨询电话。奈须、武内和太田赢下了这场豪赌。

最终,《空之境界》通常版和2007年与2008年讲谈社发售的文库版,总计卖出130万部。成为了热门作品。


《空之境界》上下卷,讲谈社novels,2004年。©️奈须蘑菇

武内崇谈到了一件在novels版发行后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

《Fate》发售后,大家想奢侈一把,去了巴黎进行社员旅行。那时,凑巧经过纪伊国屋书店便进去逛了一下。然后就看到了那里摆放的《空之境界》,并配有“这部作品现在在日本很火”这样的标语。社员旅行和novels版的发售确实是差不多同一时期,但是从未想过一部在日本发售的小说会如此迅速地传播到世界的另一边。因此又兴奋又感到不可思议。*1

*1采访“时之美学——《空之境界》走过的15年的轨迹”(《空之境界 the Garden of sinners 全画集+未来福音 extra chorus》所收,星海社,2013年)

那时武内的感动是不难想象的。同人时代由自己提出企画、设计角色形象、绘制插画与封面、也体验了仅卖出6部的悔恨,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坚信奈须蘑菇才能的男人,当《空之境界》这部原先只是在网页上开始连载的无人问津的作品,如今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份感动不言而喻。

两人首次一同开始的企画,于此迎来了成功。


但是,为什么这部作品受到了那么多读者的欢迎呢?

《月姬》的大火、武内崇的线稿、小山广和的上色等,可能都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在此之外,笔者认为《空之境界》独特的构成与主题,使它几乎成为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并以此对读者们造成了冲击。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2 境界与认识的物语——《空之境界》的魅力

《空之境界》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不连续性”。


本作由七章构成,但这七章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则是:第二章·杀人考察(前)第四章·伽蓝之洞第三章·痛觉残留第一章·俯瞰风景第五章·矛盾螺旋第六章·忘却录音第七章·杀人考察(后))。

依照原书顺序阅读的读者,会接触到时间乱序的各个章节,并逐渐理解整个故事。这样的阅读体验和通常的小说并不一样。

换言之,这就像是每一篇短篇集里的小说都相互关联,并最终合并为一部作品。


除了不连续性,本作的另一大特征是,它并没有采用从起点单向性朝着终点前进的写法。如前所述,《月姬》以及《FSN》是主人公和他的伙伴们齐心协力一同打倒强大敌人这样的王道剧情。

但在《空之境界》中,最强的敌人在故事的中盘就被打倒。因此本作除了直接的战斗描写,能够花费更多笔墨去刻画人物,并采用逐渐揭开谜底这种推理小说的写法。

关于这一点,奈须蘑菇是这样表述的。

当时因为年轻所以想要挑战,既想以每月更新一章的形式写出有趣的东西,又想创作出每个章节都不一样的作品。再加上当时非常沉迷于新本格推理小说,有一种不写出新东西就不甘心的感觉。因此将“杀人考察”的前篇和后篇分开,并将后篇作为最终章呈现。这样迷一般的叙事顺序是从绫辻行人老师那里学习到的。因此并非因为《空之境界》是传奇小说我才采用了这样的叙事顺序,而是为了让读者们感受到新颖和乐趣。*2

*2采访“时之美学——《空之境界》走过的15年的轨迹”(《空之境界 the Garden of sinners 全画集+未来福音 extra chorus》所收,星海社,2013年)


将传奇小说和本格推理小说融合的意志,实验性质的写作,以及在网页上月刊连载的形式共同造就了《空之境界》独特的构造。


此外,有关文体和角色魅力,奈须受到了当时很喜欢的作家冰室冴子的影响。奈须直言,他阅读了《女孩多惠子》和《恋爱的少女们》后,被冰室老师笔下角色的个性感动到了。

冰室小说中的角色,不管行动多么奇怪,由于很好地描写了她们的成长经历和性格,她们之间的girls’ talk才能够如此令人怜爱。这是奈须的见解。

这种只有女性作家才能刻画出的真实而细腻的心理被奈须融入到了《空之境界》中,使得即使以女性为主人公,他也能写出流畅的文章。


<以下,会涉及到故事核心的记述>(剧透警告)

于此,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空之境界》的大致内容。

主人公两仪式出生于“两仪”家族,这一族的夙愿是孕育出“人类之上的人类”。因此在两仪式女性的肉体内拥有两个人格,女性人格式和男性人格织。

肉体的所有权在式手中,式和织这两个人格互不干涉以保证精神上的平衡。16岁时,她在高中和另一位主人公黑桐干也相遇并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在和干也的交往中式和织的人格交替出现。

但是,对式而言织是自己内心的杀人冲动,将其秘而不宣,自己过着异常的生活让她很苦恼。

因此,在式的眼中干也十分耀眼也十分危险,他给予了式“或许自己也能够过上普通生活”的幻想。


1995年9月,式/织和干也的关系迎来巨大变化。那个时候,他们居住的城镇发生了连续猎奇杀人事件。某一天深夜,干也在住宅街目击到了喷血的尸体,以及旁边站着的式。

即使经历了这件事,干也仍相信式没有杀人。在那之后,干也差点被式所杀,随即式便遇到了交通事故,陷入了长时间的昏迷状态。


两年后,式在医院苏醒,在她身上有两个巨大变化。

其一,她得到了能够看到死之线的“直死之魔眼”。

其二,她身体内织的人格消失了。

前者的“直死之魔眼”在《月姬》中也登场过,但式的魔眼可以看到概念、灵体、未来的死线……只要是有形之物全部都能杀死。

不过后者造成的问题更大。自己的另一个人格织消失了,式的内心变成了空洞,对自己的存在本身感到暧昧。

苏醒的式为了不忘记织,无意识中模仿织用男性的口吻讲话,认为自己除了杀戮以外无法得到任何活着的实感。


此后,出院的式和大学辍学去侦探事务所工作的干也一同被卷入很多事件,而这些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一个希望得到式肉体的魔术师,荒耶宗莲。荒耶为了到达万物的始源以及万物存在之地“根源之涡”,而追求着与它相连的式的肉体。

荒耶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准备了巫条雾绘、浅上藤乃、白纯里绪这三个棋子。在巫条和浅上被式打倒之后,荒耶亲自前往与式战斗。

荒耶认为,人类绝不会得到拯救,因此必须要有人去记录世间一切,去发现人类的价值,为所有无意义死亡的人赋予意义,所以他想要前往“根源之涡”。而他却被式和一个被他断言无价值的少年胭条巴打倒了。


之后的情节开始逐步揭开式昏睡前的谜题——究竟她有没有杀人。

再次发生的连续杀人事件、式拥有杀人冲动的原因、真正的犯人……蕴含着众多要素,式和干构筑了独属于他们二人特殊的关系,故事也迎来闭幕。

《空之境界》这部小说,主要有两条线。

一是式与渴望到达“根源之涡”的荒耶和他的棋子们凭借魔术和超能力战斗的传奇线。

二是描写式与干也的交往过程,探寻连续杀人事件和两仪式的关系的推理线。

这两条线都距平稳的日常相距甚远,前者可以说是“幻想的非日常”,后者则是“现实的非日常”。

但是,“幻想的非日常”这条线,随着第五章“矛盾螺旋”中荒耶的消灭被一同斩断。如前所述,这部小说是最大的敌人在故事中盘被打倒的构造。

在那之后的故事便开始在“现实的非日常”中,挖掘并探讨两仪式这名角色的存在方式。一位只有在相互厮杀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活着的实感的少女,用什么事物才能填满她空虚的内心。

式从出生起就背负着沉重的枷锁。“两仪”这个姓,是阴阳五行学说中作为万物根源的太极孕育的两极。代表阴与阳、明与暗、正与负这样相互对立的概念。

而两仪一族,为了解决“一人穷其一生只能到达两极中的一极”这个问题,在一具肉体中放入多个人格。而在其中最成功的一例便是式。

如果将她的肉体比作硬件,那么人格就是可以存入硬件的软件。这意味着她自身的人格可以随意被替换。即使另一个人格织没有消失,她也依然会被当成容器对待。

而填充她空虚内心的,正是干也。他以对待普通人一样的态度,和这位生于异常家庭,拥有杀人冲动的少女相处。这对生来特别的式而言就是救赎。平稳的生活中,他笑着对她说,希望未来能在一起。这句话填满了她内心的空洞。


但是,《空之境界》最大的魅力,是黑桐干也这个在式心中普通的象征,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普通”这个概念。

本作第七章后,式接纳了过去和现在的自己,随后便来到了终章。在终章中和黑桐交谈的人,不是式也不是织,而是第三个人格“两仪式”。正如式和织象征着两仪中的阴和阳,“两仪式”象征着太极轮廓。

她是“根源之涡”的一部分,本来绝不会于现世显现。但是为了了解干也的追求与心愿,在他面前现身并提问。

而他则说“我不需要”。这个回答本身她预想到了。但是她也从这个普通少年的生存方式上发现了异常。

普通,是那些希望变得特殊而最终失败的人得到的结果,而干也从最开始就乐于平凡。既如此,这已经不能被称为是普通了。


在这里明确一下黑桐干也在《空之境界》这部小说中的作用。他将所有作品中出现的对立结构破坏了。

式/织、女/男、人类/人偶、正义/邪恶、全能/无价值、过去/未来、自己/他人、特别/普通。本作中登场的所有人物,他们的苦恼与斗争,基本上就是两个对立概念的结果。但干也从来不偏袒其中的任何一方,永远保持中立。

比如,当妹妹黑桐鲜花问他怎么看待式的性别时,干也回答说就算是织的人格也会喜欢上。干也毫不抗拒地接受了式/织的双人格,并没有太重视性别。对他而言,女/男、异性恋/同性恋并无太大区别。

干也并非刻意为之,他自出生起就停留在两者中间。这意味着他从不曾拥有正常人的存在方式——这也就是本作中采用的“最普通的人反而是最异常的存在”这样的设定。


但说到底,两仪中的阴和阳本就不是完全分离的。在太极图中,阴中有小部分的阳,阳中也有小部分的阴。

男性也会有少女心,恶中也会混杂正义,未来也包含着过去。正如式的心中永远有织一样,不可能将两个对立的事物完全分离。

我们大多数人在考虑事情时都会采用两极化思维,在《空之境界》的世界中也是如此。想要摆脱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并非易事。

但即使如此,仍谋求对立双方的理解。无论是对立的概念,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要完全不偏袒其中一方考虑问题是不可能的,但仍憧憬着想法交融的那天。

“两仪式”和干也的对话最后,有这样一段独白。


结果,不特别的人毕竟还是不存在。

人就是在每一个人都互不相同的意义上存在的生物。

只凭借着身为同一种类这种依靠,为了将无法相互理解的隔阂,淡化为“空”之境界而活下去。

明明知道那一日不会到来,却依然做着那样的梦而活着。

这个必定才是无人能够例外的,唯一的理所当然。


式曾说“整个世界都被‘空’之境界分隔开。所以世上本没有异常和正常的分界线。——造出这条分界线的是我们人类。”*3这和“两仪式”的结论相互映衬。

*3《空之境界》(上卷,讲谈社novels,2004年),186页


因此,本书中境界线的位置与宽度,会因我们的认知而改变。

既特别又普通的我们,用各自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可以明确自己的境界线,也可以将其淡化为“空”。本作则消除了特别和普通的境界,因此式和干也才能携手共进。


《空之境界》就是一个在不断诉说着“人类的认识决定了世界的存在形式”的物语。

<至此,有关故事核心的记述结束>(剧透结束)


3 前往剧场版动画的舞台

得益于novels版小说的大火,奈须和武内立刻就收到了真人电影和动画化的请求,但是他们当时并没有同意。

《空之境界》的魅力在于片段式的叙事以及奈须诗意的文笔,除了小说这一题材,其他题材很难传达出这样的魅力。

但最终,这部作品还是在2007年被动画化——而且是全7部剧场版动画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令人吃惊的结果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空之境界》动画化企划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有三人。

于2017年现在,担任有限公司Aniplex代表取缔役执行役员社长的制作人,岩上敦宏。

担任动画制作公司ufotable的代表取缔役社长、制作人、监督、演出等职位的近藤光。

以及现在星海社的副社长,当年讲谈社的编辑太田克史。

正因这三位的热情传达给了TYPE-MOON,动画版《空之境界》才能够成为历史留名的杰作。

所有的一切从novels版样书完成后,太田将《空之境界》交给岩上的那天说起。

为了将样书送给社内所有为《空之境界》出版出过力的工作人员,太田在讲谈社内四处奔走,随后在餐厅门口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究竟是怎么的偶然,那正是岩上。太田就在那里送了一本样书给岩上,并告诉他这本小说很厉害请他务必读一读。

似乎是感受到了太田话里的力量,岩上后面几天一直在读,很快读完了《空之境界》的上下卷。那时他就想要将这部小说动画化。

但是和奈须与武内的看法相同,岩上也认为将这部作品动画化并非易事。如果一个工作室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热情,这个企划一定会失败。于是岩上就找上了ufotable。

如今动画公司ufotable因为不断制作高质量动画而为人熟知,但是在2004年时它还没什么名气。可同样在那时,它制作动画以其美丽的画面和人物运动的流畅性,在业界取得了很高的评价。

岩上相信ufotable的能力,并找到社长近藤光,和他商议《空之境界》动画化的事情。虽然当时ufotable的日程排得很满不能立刻答应,但是由于岩上强硬的交涉,这个企划最终还是敲定了。


不过,想要正式开始这个企划,还是要得到主编太田和TYPE-MOON的许可。于是岩上先尝试和太田进行交涉。2005年某日,岩上突然给太田打电话,说想要今日见面。太田那天本来有预定,但是听岩上的口气,察觉到他想要商量的并非是普通的事情,于是便取消了下午的预定。

岩上和太田见面后,向他展示了ufotable在2005年制作的动漫《双恋  Alternative》。《双恋  Alternative》原作是在《电击G's magazine》杂志上连载的小说《双恋》。但是动漫在原作的基础上编排了很多搞笑桥段和动作要素,是一部原创比例较高的作品。

太田用岩上的PSP看了《双恋  Alternative》,觉得制作非常精良,并确信“如果是这个工作室一定没问题”。随后在当日联系了TYPE-MOON,找奈须蘑菇商议动画化的事情。

奈须本来就是ufotable的粉丝,对这个企划本身还是表示了认可。但是,却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在太田打电话那天早上,TYPE-MOON的社内会议中得出了“目前专心制作游戏,和动画化有关的企划全部暂缓”这样的决定。

听闻此事的太田,想着既然是刚决定的事情那就还有转机。最终他成功说服以奈须为首的TYPE-MOON成员们,动画化企划才终于可以开始。

回过头来看,在现在这个节点,《空之境界》动画化企划的开始已经是许多偶然的结果。在novels版完成后岩上敦宏访问讲谈社、原本忙碌的ufotable调整日程表、TYPE-MOON社内做出重要决定后当天接到了太田的电话。

这几个偶然若是缺失了任何一个,那么世界上或许就不会有动画化的《空之境界》了。这样看来,这个项目或许从开始阶段就能称为奇迹了。


随后,岩上和太田为了完善企划书前往了Notes,向武内和奈须传达了自己的热情。但是这个企划并不是单纯的动画化企划。在听说了岩上和太田异想天开的想法后,TYPE-MOON的两人大吃一惊。

——这份企划书,并非是做电视动画,而是从最开始就打算做为剧场版动画。

将原本就很难动画化的作品,直接在影院的大屏幕上公开……这是需要相当大勇气的一件事情。即使是原本对动画化一事有抵触的奈须和武内,对于在大屏幕上欣赏《空之境界》一事也非常激动。

实际上,在动画化企划以剧场版为前提推进的过程中发生了更加让人预想不到的事情。


最初,岩上和太田在企划书中计划将《空之境界》以全三部剧场版的形式公开。曾经1980年代初《机动战士高达》的剧场版就是这样的。因为有这个前例,所以二人的企划被认为是可行的。

但是近藤光认为,三部剧场版的长度不足以向观众完整展现《空之境界》这部作品,于是提出做七部剧场版。

即使是岩上,在听到这个提案后也慌了。虽然他如今已是Aniplex的代表,但当时他还很年轻,将原本是同人作品的小说一下子以七部剧场版的形式动画化,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个时代业界大部分动画公司习惯多开,所以有时会出现粗制滥造的作品。而近藤光秉持着同一时间只全力以赴认真对待一部作品的理念,所以岩上最后还是相信了近藤,在Aniplex社内通过了这个企划。

于是,动画版《空之境界》以史无前例的全七部剧场版的形式开始制作。


但是,这个企划还有很多“胡来”的地方。

原本当初预想的计划是“每章40分钟,每月公开1章”。但是对于剧场版动画而言,每月公开一章果然还是太勉强了。此外,近藤和ufotable对于动画的质量又十分看重,所以每一章的长度都有所增加。

第一章“俯瞰风景”长度49分钟,第五章“矛盾螺旋”是112分钟,第七章“杀人考察(后)”则延长到了119分钟。

想要每月制作这么长的动画还是太困难了,所以从第一章公开到第七章公开一共经过了一年八个月。

此外,“胡来”的行为不仅仅只存在于动画制作。奈须和太田最初因为重视《空之境界》这部作品的世界观,决定不售卖任何和角色相关的周边商品。这很符合他们禁欲主义的风格。同时,不考虑角色商业价值的他们又开始了一项“胡来”的行动。具体来说,太田虽然不计划贩卖周边,但是打算在每部剧场版上映时制作并发行“需要30分钟阅读的小册子”。考虑到工作量和风险,这个计划让人非常心慌。

虽然结果在剧场版公开后制作方还是发售了电话卡、文件夹、手机绳、室内鞋等周边。但是上述各种“胡来”的行为都表现出了参与剧场版动画制作的人们对《空之境界》这部作品的爱,只有一心一意想要提升作品质量的人才会投入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


即使在动画制作现场,原作方和制作方的意见交换也进行得十分顺利,这都得益于制作人岩上敦宏对于《空之境界》和TYPE-MOON的信任,认真负责地解决了制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就这样,聚集在TYPE-MOON身边的人们像是举办节日庆典一般参与制作,并于2007年12月1日公开了《空之境界》剧场版第一作“第一章  俯瞰风景”。


4 剧场版《空之境界》的成就

《空之境界》剧场版,每一章的监督都由不同的人担任。从第一章开始分别为:青木英、野中卓也、小船井充、泷口祯一、平尾隆之、三浦贵博、泷泽进介(=近藤光、青木、野中、小船井、平尾的集合名)。根据监督的个性分配了便于他们发挥的章节。

如前所述,《空之境界》是一部很难动画化的小说,想必每一位监督都很辛苦。但在这里我们仅将视线聚焦在“第一章  俯瞰风景”上。


监督青木英在接下这个工作后,最先想到的,是必须用某些东西抓住观众的眼球。他认为将小说动画化,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再现原作,而是要重视原作氛围,然后用只有动漫才有的要素再现这个氛围。

因此,他把“将主人公两仪式的魅力彻底展现”作为最优先事项。

“俯瞰风景”的原作稍微用了些叙述诡计,只有读到最后一页读者才能明确两仪式的性别。但是如果要在动画中再现这一点,就需要让主人公的脸到最后才出现。何况在剧场版项目启动的时候式的影像就已经被广泛传播,不太可能再以此误导观众。

青木英反过来利用了这一点。不同于原作中将式的形象暧昧化,而是在影片中强调她的英勇和可爱。他在脚本会议上综合成员们的意见,将剧场版《空之境界》的氛围确定了下来。

途中,奈须蘑菇新写了一份用于剧场版的“俯瞰风景”的情节,但青木认为原作中独有的那一份晦涩难懂,无论对于作品还是粉丝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没有使用新写的那个情节,而是将原作中独特的氛围提取出来并用于制作。


让我们更具体地去鉴赏一些电影情节吧。最先应该注目的是开头的演出。

来访的干也与身穿和服迎接的式。干也买来了草莓味哈根达斯冰淇淋。这表示式本人以及她的红色夹克外套给人的印象与草莓相似。而且干也强调了草莓是玫瑰科的植物。

这个场景和原作有很大不同,但同时很好地塑造了两仪式这个角色。观看了这一段的观众们能够感受到式有着草莓般的可爱、玫瑰带刺的难以亲近、身穿和服的特征以及有时会披上红色夹克外套的习惯。

此外,“俯瞰风景”中的主要剧情,也就是式和巫条雾绘对决的场景,也做出了较大改变。在剧场版中,式将漂浮着的幽灵们一个个切碎后,跳向旁边的大楼并大喊“坠落吧!”,拿着小刀刺向巫条。相比原作,这一段剧情有了更多动作要素。

也就是说,因为很难通过电影复现奈须蘑菇的静谧文笔,于是便改为强调式的战斗能力,向观众们展现了别样的魅力。


青木监督的映像感觉;须藤友德的角色设计;摄影监督寺尾优一对镜头氛围的调整;近藤光对场景美术的精益求精(为了增强场景美术而将作品中所有房屋全部再现并据此作画);所有章节的音乐担当,梶浦由记和Kalafina的空灵乐曲与歌声。

所有这些共同创造了“理想的电影版《空之境界》”。


氛围的再现、影像的质量、角色的魅力……“俯瞰风景”中所有的这些要素都是完美的。但是作为七部中的第一部,究竟能否被观众们喜爱,对此青木监督还是有些许不安。

于是,在正式上映前的2007年11月26日,招募了45名粉丝参加试映会。放映结束后,青木紧张地擦汗。

虽然灯已点亮,但是会场却没有鼓掌声。通常,试映会只要不是太差,粉丝都会感激地鼓掌。然而会场一片寂静,会因为失败而感到不安也是正常的。

——但是与此同时,会场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参加试映会的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先前下发的问卷填写着感想。并非鼓掌声,那是观众们用自己的笔传达赞美之词的声音。

像是要证明这一点一样,收集到的所有问卷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全部都是称赞的话语。

也因此青木监督相信“俯瞰风景”,乃至于《空之境界》的全部剧场版动画,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随后,《空之境界》在东京新宿的“テアトル新宿”影院夜场上映,立刻博得好评,愿意为《空之境界》排片的影院也不断增加。

截止第七章的观影人次约为262000,总收入为3亿日元。DVD购买量总计约为70万份。

2010年12月18日,原作最后的“终章/空之境界”上映。至此,《空之境界》剧场版获得巨大成功并暂时迎来了闭幕。


剧场版《空之境界》“第一章  俯瞰风景”

DVD封面图(2008年发售)。

©️奈须蘑菇/讲谈社· Aniplex·Notes·ufotable

无论是小说还是剧场版,《空之境界》都是传奇作品。

奈须蘑菇在面对“对你来说传奇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了一句,“夜”。

的确,我们一路欣赏下来的作品,《月姬》《Fate/stay night》《空之境界》中,故事最重要的剧情,都是在太阳落幕月亮升起的夜晚发生的。

因此,《空之境界》剧场版最先在“テアトル新宿”影院夜场上映,这个起点本身就已经是传奇的尝试了。

为了观看剧场版《空之境界》,每天夜里粉丝们在新宿聚集,观影后继续在夜晚的街道上行走,仰望明月。

实现了这样的“夜”之庆典,也是剧场版《空之境界》完成的一项巨大成就吧。


5 编织的未来——《未来福音》

与《空之境界》有关的故事仍有后续。

剧场版公开后的2007年,武内崇向奈须蘑菇提议要不要写《空之境界》的续篇。但是奈须认为《空之境界》是一部已经完结的作品,因此强烈反对这个提案,续篇的计划受挫。

但是在看完了剧场版第四作“伽蓝之洞”后,奈须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剧场版以极高的质量还原了《空之境界》的感觉,那么自己也应该做些事情作为回报。

武内和奈须的想法能够于此交汇,要感谢剧场版那禁欲而又帅气的创作风格。

随后在2008年8月16日发布的就是被称为《空之境界》完结版的《空之境界  未来福音》(以下,《未来福音》)。

《空之境界  未来福音》同人版(右,2008年)·星海社文库版(左,2011年)

©️奈须蘑菇

这部作品中收录了奈须蘑菇的小说“未来福音”和“未来福音·序”,武内崇的漫画“1998年8月 01_feline - August,1998-”“1998年10月 02_daylight - October,1998-”“1998年12月 03_say grace - December,1998-”,以及许多插图。

令人吃惊的是,《未来福音》并非是商业作品,而是以社团“竹帚”的名义制作的同人志。奈须蘑菇创作小说,武内崇绘制漫画,在Comic Market上以同人作品的名义公布……这正是《空之境界》原点的风景。

《空之境界》无论是novels版还是剧场版,都在商业世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奈须和武内则认为剧场版只是“成为大人的我们全身心投入的一次同人活动”,为了回应它,自己必须回到同人的世界拿起笔再次创作。


<以下,会涉及到故事核心的记述>(剧透警告)

《未来福音》讲述的是“十年后”的故事。

这并非仅限于故事内容。这部作品还承载着从《空之境界》连载开始的这十年间,奈须和武内,以及大量的读者们所经历的时间。这是对实际经历的这十年的追问。

在奈须的小说中,“未来福音”是以1998年为舞台的,而“未来福音·序”则描绘了大约10年后的世界。

“未来福音”以对未来的“测定”和“预测”的区别为主题,描写了能够“测定”未来的炸弹魔仓密目留科与两仪式的对决,和能够“预测”未来的少女濑尾静音与黑桐干也在咖啡店的会话。


极端点说,“预测”和“测定”的区别就是“观测可能发生的未来”与“限定将要发生的未来”的区别。同时这也意味着前者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而后者的未来是确定的。

在本作中,仓密目留科的“测定”为未来赋予了实体,因此式可以用“直死之魔眼”将“有形的未来”杀死,并击败了目留科。与此同时,因能够看到未来而感到不安的静音,在和干也的对话中理解到这是一种可以回避悲剧的力量,因而不再烦恼。

这传达的是对“测定”的否定和对“预测”的肯定——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宣言,宣示着我们世界的未来绝非确定之物,而是能够改变的。


证明此事的,是“未来福音·序”。

它描述了在“未来福音”发生约10年后,从少年成长为大人的仓密目留科=瓶仓光溜和式与干也的女儿两仪未那相互交谈,并前去和占卜师观布子之母见面的故事。

曾经光溜因为能够“测定”未来,对已确定的未来失去了兴趣,无法发现希望。但是,能够看到未来的右眼被式破坏后,他作为普通人度过了10年的时间,在他身上发生了明确的改变。

式和干也的女儿未那是《空之境界》本篇十年后的象征。光溜对于和她的交流很不耐烦,但同时也感到了开心,明明对未来不感兴趣,却也从中看到了希望和不安。曾经的炸弹魔因失去了“测定”的能力而被拯救了。

此外,在“未来福音·序”中得到拯救的,并非只有光溜。在故事的最后,回到了1996年的过去,以从式体内消失的织和占卜师的交谈作为结束。占卜师的能力是真实的,她看破了织是杀人鬼,并告诉他他未来一定会死。

但是,在死亡宣言后仍有后续。占卜师在最后对织这么说:“尽管如此,你的梦想会继续活下去。”

织怀抱着的梦。即使他已然消失,自己珍视的少年和身为另一个自己的少女将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约定好的未来对他而言就是救赎。看着之后突然消逝的他快乐的样子,对我们读者而言也是救赎。

正因过去和织的邂逅,当从两仪未那本人那里听到了她的名字,占卜师才露出了笑容,祝福着她的未来。因为未那的存在,就是曾经名为织的少年怀有的祈愿。

<至此,有关故事核心的记述结束>(剧透结束)


《未来福音》之后于2011年通过星海社文库化,随后的剧场版由ufotable制作,须藤友德和青木英担任监督,于2013年上映。


剧场版《空之境界  未来福音》视觉图。

©️奈须蘑菇/讲谈社· Aniplex·Notes·ufotable

想必当年在“竹帚”网站上连载《空之境界式》的时候,奈须和武内不会想到2010年代还会有《空之境界》的新作被动画化吧。

《未来福音》的部分故事,在原本《空之境界》的大纲中就存在着。但是这也仅限于静音在咖啡店看到干也的死亡。

在经过了10年的时间,原本没有面世的情节以一部小说的形式被送到世人面前。就像在作品中光溜和织被拯救那样,当年并为并未化为文字的大纲在十年后也被拯救了。

奈须蘑菇这样评价《未来福音》,“这部将十年前的大纲和十年后的思想感情融合的作品,在作家的人生中几乎不可能诞生。”*4

*4采访“时之美学——《空之境界》走过的15年的轨迹”(《空之境界 the Garden of sinners 全画集+未来福音 extra chorus》所收,星海社,2013年)

《空之境界》经历的10年——只卖出六部的现实、novels版的成功、热爱TYPE-MOON的人们的相遇、全七部剧场版动画的冲击……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以及现在,由“天空Sphere”创作并连载的漫画版《空之境界》。

在绝不算短的时间中,不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创作了作品,这些作品在未来又将会连接其他的人。故事将被继续书写下去。


——《空之境界》是一册美丽的书籍,一部优秀的动画,它珍视着喜爱这部作品的人们和他们经历的时间,就如同纪念碑的名字一般。


《TYPE-MOON的轨迹》其他章节汉化


【个人翻译】《TYPE-MOON的轨迹》第四章 为了斩断境界线——《空之境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