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洋白溪路的蔬菜基地,传统乡村游记
仕洋村,其属于福建省屏南县棠口镇辖下的:一个行政村。 之前,人家一直都称呼:仕洋一带为,仕洋白溪路。相传,在仕洋一带:古时候有着足足三十六个村庄。不过,那时的村庄,跟现在的不大一样。因为,这几户人家也可以算得上一个村子:就以前那段时间而言。话虽如此,但再怎么说:这也显示彼时的仕洋白溪路:人丁是多么兴旺发达。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如今的仕洋村,正面临着所有传统乡村一样:人口大量外流的无奈! 好在,在仕洋白溪路一带: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域便利。即,该片区不但拥有大片的耕地:而且气候也适宜。故而,这对种植蔬菜等物: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样一来,才堪堪为该片区留下一些劳动力。 去年的农历九月,我去了一趟仕洋白溪路。中巴车在仕洋村中心点那儿停下,下了:然后朝村里走去。当然,此行的目的:是期望能在该村了解一些该区域的人文历史。 巷道里,我问一位大嫂:哪儿可以拍到宗祠。知道我为这个而来,那位大嫂表示:可以去她们一族的宗祠拍摄。 不过,这不好意思的是:就在我守在宗祠门口等候,不久来了位中年男子:说拍什么拍,不拍也罢。说完,扔下我一个人:不尴不尬地呆愣原地。 既然,这仕洋村的宗祠拍不到:只能去其他村子看看。这么待了会,然后朝村头村行去。 从仕洋村往村头村,沿途中的蔬菜地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尽头。看到这些菜地,这才明白:仕洋村这一区域:为何被人们称为蔬菜基地的原因。 待走到村头村,看到村口那个蔬菜收购点:人们进进出出,好生热闹。不过,此行并非为此而来,所以一直就往前走。 走到村头村,正想着怎么找个人问问:迎面过来一位村人。问人家,哪里能拍到宗祠等物。许是补偿前面在仕洋的,那位村人听我这么问:说是可以去他们的张氏宗祠拍。 接着,那位张师傅带我去了他们张氏宗祠。单从外面看,张氏宗祠已好过仕洋那个黄氏宗祠良多。一挨进了门,宗祠里头的装饰:更显得人家出手不凡。 听张师傅说,说他们这个宗祠:才修几年,所以特别漂亮。间隙,张师傅还告诉我:说他们这一脉张氏先人,来得比较迟:到现在才六代人,仅一百七十年左右。然后,张师傅又带我去了该村其他两个:一个姓吴一个姓石的宗祠转转。 这就好了,难得碰上一个这么热心肠的人就张师傅这样,真的非常难得! 在那两个宗祠转了一会,然后:辞别了张师傅往回走。说来也是,这会儿回城区的车子还没到:那就再去仕洋村走走。 等我到了仕洋村老村那儿,恰好看到一群村人在那聊着天。当然,此刻留在这儿聊天的:不是老的就是少,当中就一位年轻人。 和其他村子一样,仕洋村老村这一带:老房子大都大门紧闭,要不:就是彻底废弃! 在人群中待了会,人群跟着散了:人家应该是去干农活去了。这样,我就由着老村的巷道走:一直走到学校这边,也就是仕洋村的村口来。在学校这儿,也有一家蔬菜收购点:里头的人们,此刻跟村头村一样:正忙碌着。 到了这儿,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那辆往返城区的客运车了。等车的间隙,看学校附近:有几个修得整整齐齐的坟墓。于是沿着那几个坟墓拍了几组视频。一旁的几个老太太,看到我在那儿走走停停:个个都好奇的不得了,不知道我在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