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一去二三里》

2023-04-18 10:57 作者:易公幼教小陶老师  | 我要投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 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 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 所表现的优美景色。我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程序 四部分向老师们汇报。(一)教材理解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 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 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 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 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 标: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 字。认识笔画“一”。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生初步感受童 谣所表现的意境美。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程序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第一步,观察图画,揭 示课题。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 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哪些景色?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 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学生读课题。第二步,借助拼 音,初读古诗。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展示, 其他学生当小评委仔细倾听,读完后,请小评委自由评议。并对容易混淆的“三”、“四”、 “十”这三个字进行正音,最后师生共同齐读童谣。第三步:学习生字师生齐读了 童谣后马上提问:你发现了这首童谣有什么特点吗。以此引出本课的生字,并让学生在书上 圈出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采取请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上台带读,开火车读等形式,使 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后重点指导“入-八”、“云-去”的字形,并让学 生自己说说区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的好习惯。另外,我还设计了两道关于数字类 的题目,既巩固了初学的生字,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步:借助画面,再读感 悟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我首先根据童谣的意思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述场景, 然后引导小朋友在听完后把描写此场景的诗句读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为了能让学生感受 到童谣美的意境,我还通过音乐伴奏的形式,有节奏地范读童谣,在此期间学生要闭上眼睛, 突出了听觉上的感受,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的结 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努力 来源易公 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一去二三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