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思维导图整理

很多同学并不是很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简单的探讨一下。
对于社会基本矛盾来说,其内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是耳熟能详并且也是非常的基础知识点了,这点还不明白的建议回炉重造。
上述的每一点都能非常详细的拿出来讲解,我们今天只说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生产力是整个社会运动的起点,相当于“火车头”。在社会变革中往往都是生产力最先发生改变,再带动其他部分变化。生产力是非常活跃易变的因素,正是因为这一点,生产力也才能决定生产关系。但需要特殊注意的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尺度,但并非是唯一标准。
第二,生产关系各因素中最为重要,占据关键地位,起到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是公有制或者私有制。【生产关系能够直接决定社会的性质,例如,封建地主私有制决定社会性质是封建王朝,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虽然决定生产关系,但是并不能够直接决定社会性质,能够直接决定社会性质的还是生产关系。这也是近几天许多人问我的一个问题。】
第三,经济基础是占据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也可以称是被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我们经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生产关系,都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层面。那么我们可以说社会中一切经济成分都能决定上层建筑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能够决定上层建筑的是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必须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成分才能够决定上层建筑。
第四,上层建筑的分类较为繁复,大家需要认真学习明晰。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判断上层建筑的性质【或者说先进还是落后】。归根结底应该看这个上层建筑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仅仅看这个上层建筑是否适合经济基础是不可以的。因为判断上层【例如政治政策】的先进与否,必定要看这个政策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看是否适合经济基础,就有可能会忽略生产力。
但是也有例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这句话虽然没有涉及到生产力,但是仍然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可以代表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有不明白的可以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