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模糊的世界,干细胞帮助白内障患者长出新晶状体!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首份《世界视力报告》,视力受损的群体数量远超你我的想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2亿人处于视力损毁的窘境中,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斜视、弱视、屈光参差、严重远视和散光等,轻症也包括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等。
其中有近一半人的视力危机——如青光眼、白内障或近视等,本来是可以预防或留待处理的【1】,而白内障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高致盲率的眼科疾病 【2】。

白内障的诱因很多,诸如老化、遗传、中毒、辐射或代谢异常等都可能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眼球内的晶状体蛋白质变得浑浊不堪。
许多人误以为这是一种老年疾病,实际上人到中年就已经可能产生白内障,并且还有更为恶名昭彰的先天性白内障——这种发病率万分之五的疾病使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就陷入混沌之中,依靠手术治疗也不太妥善,术后有一定几率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同样会走入失明的悲惨前途中。
可喜的是,干细胞作为人体内具有多项分化潜能、高度再生能力的神奇细胞,近年来针对其进行的进一步研究为治愈白内障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假如能够借助干细胞治疗白内障,将大大减少此类病患的痛苦。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以新西兰兔和食蟹猴作为实验对象,创新性提出内微创白内障术式,激发晶状体上皮干细胞(LECs)的再生潜能,避免其遭受炎症因子的侵袭。晶状体再生实验大获成功,并且在12名小儿白内障患者身上施展也获得了上佳效果【3】。

利用干细胞治疗的思路通常有两种,一种如前所述,是激活患者体内特定的干细胞进行病灶组织的原位再生;一种则是在体外扩增、分化干细胞,之后再移植到病灶组织中实现修复。
这两种思路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证,以期早日为白内障患者带来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

依照类似的治疗思路,除白内障外,干细胞技术还能解决其他眼疾吗?
答案是显然的。例如,针对于干眼症(DED)的病理损害机制,在眼眶中注入刀豆蛋白a以激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已有相应的实验结果佐证,它能有效降低眼部炎症因子水平,弱化眼部异物感和疼痛;间充质干细胞(MSCs)则被期望用于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修复受损的视网膜;利用外源性干细胞培养、分化为成体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再移植修复眼内的受损位置,恢复视力【4】。
随着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不断探索,更大的应用边界正等着我们去拓宽和占领,全球数以亿计的患者完全可以希冀重获光明的那一天。
同时,专家也提醒,干细胞研究目前离临床应用还较远,公众对干细胞研究要保持理性态度。但是,假如干细胞用于治疗眼疾的方法架构一旦搭建成功,许多此前被视为医家讳言、药石无救的病症就有了解法。
参考资料:
【1】https://new.qq.com/omn/20191010/20191010A0NYIP00.html
【2】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00709/content-1128801.html
【3】刘奕志. 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晶状体治疗婴幼儿白内障[J]. 科技导报,2018.
【4】https://www.163.com/dy/article/GROOBG3E05527J90.html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