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讲性价比,忒划算的哈弗M6抢来了多少同价合资用户?


M6的推出,既保住了H6的中高级形象,又成功地开拓了一个超值家用车细分市场,上可攻合资轿车、下可守自主SUV,一石N鸟。
>
提起长城汽车,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其王牌车型——哈弗H6。不过,长城其实还有一个主力车型,曝光度可能不太高,但是销量却出奇地好,属于闷声发大财系列,它就是哈弗M6。

M6定位为“家用超值SUV”,作为一款长度超过4.6米的标准A级SUV,其起售价格仅为6.6万元,自动档也仅为7.7万元,而且这只是官方指导价,实际各地终端还有数千元不等的优惠,超值算是名符其实了——月销量已经晋级2万辆俱乐部。

当然,在各大品牌争相推出块头大、价格便宜的SUV的环境下,M6可能并不是“块头价格比”最高的,但它一定是“质价比”最高的车型之一。
当下不少大尺寸、低价格的SUV产品多是商用车品牌或理念打造而来的,“大面包”的属性或多或少存在。
而M6传承了经典哈弗H6的精髓,是真正的乘用SUV,无论是用料、工艺,还是行驶品质、舒适性都能达到主流水准。配置上也能更好的满足家用需求。

上坡辅助/陡坡缓降、博世第九代ESP车身稳定系统、智能胎压监测系统、定速巡航等一应俱全。M6 PLUS又升级了LED大灯以及智能系统,包括OTA升级、车联网、语音交互等,完全跟得上时代潮流。
M6是长城汽车安插在入门家用SUV市场的一柄利剑,既能争夺自主品牌SUV的市场,又有一定实力从同价位合资轿车手中抢客户。
预算7-8万元理性用户,是买一辆入门的合资轿车,还是买一辆空间更大、更阔气的自主SUV,时常会陷入纠结。

打开各大汽车网站的配置表对比一下会发现,上面提到的那些配置,7万元左右的合资轿车统统没有。似乎,合资轿车只剩下三大件、稳定性等优势了。
但是,动力上,合资这个价位通常匹配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即使轿车自重较小,加速性能也鲜有能及M6 1.5T的。再说稳定性,M6的三大件承袭自经典H6,在市场上经过了近十年的检验,可靠性、耐久性早已经充分验证,这样一来,同价位的合资轿车在功能层面的优势就不太突出了。

通过乘用车的高品质底子,狙击自主品牌SUV;做好三大件稳定性,配置、空间上狙击同价位的合资轿车。这就是长城的独到之处,精准的追平对手长处,然后突出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当然,M6能从合资轿车手中抢到的消费者数量毕竟十分有限。还是有不少消费者愿意花同样的价格去购买一台合资“乞丐”版车型,毕竟信仰是无价的。
中国品牌抢合资的份额,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有几个百分点,乘以庞大的基数,那也不得了。

M6是长城战略变革之前的产品,是那个时代除了H6之外为数不多的爆款车型之一。M6的本意是想发挥现有生产线余热,又不想干扰H6的市场和形象,而推出的一个新系列。
无意中,M6击中了一个新市场,满足了相当大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预算更理性,对空间、舒适度等看得见的舒适更在意的人群。

事实上,当初哈弗方面对于M6能否成功也是没有底气的。16款、17款的H6推出过经典版超值型,8.8万元的起售价来占领低价入门市场。这虽然拉低了H6的售价,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令H6的价值形象受损,令附加值更高的新款车型承压。
后来,哈弗推出了M6,以取代超值型的H6。哈弗当初推出M6,曾与经典H6超值型共存了一段时间。
当时笔者发文预测,如果M6的销量能做起来,那么H6的超值型将退市,如果消费者对M6不认可,那么H6超值型将继续征战。后来,M6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果然,经典H6超值型退出了舞台。

M6的推出,既与H6这一系列作出了明显区隔,保住了H6的中高级形象,实现了新、旧车型的独立运营,又成功地开拓了一个超值家用车细分市场,上可攻合资轿车、下可守自主SUV,一石N鸟。
但M6的成功也有代价。在产品导向的时代,M6的销量虽然不错,但是H4等同价位车型的销量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基本维持了震荡向下的走势。

好在2020年,长城汽车开启了变革,开始以用户导向的思维规划产品,初恋、赤兔等产品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喜好重新定义了产品力,与M6瞄准了完全不同的人群,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细分市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未来,H2、H4等传统思维打造的车型会不会慢慢被优化掉未可知,但M6作为长城汽车的销量主力之一,一定会被保留,以后扩展成为一个更大的M家族也说不定。如果后来人梳理长城汽车发展史上的功臣,M6注定要有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