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摇滚》截图拉片:第五集
1,我不是学影视专业的
2,我也不是从事影视相关工作
拉片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有空就把自己喜欢的老电影拖出来反反复复拉片
因为不是专业的,所以也许拉了十几次,还能突然发现新东西,这也是一种快乐
这次拉孤独摇滚也属于自娱自乐
有说错的,说漏的欢迎补充纠正,只代表个人理解,觉得扯淡的可以直接关掉别看




开场就是一次非常漂亮自然的调度。
一开始,乐队四人是聚在一起聊天的,几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状态。
但是,店长的画外音把所有人都注意力调度过去,镜头自然而然的切到店长。
原来是要发工资了。
于是,利用领工资这件事情,把全员调度过去。
而这个时候,波奇作为一个社恐,必定是吊在最后面的。
所以,波奇拿到工资回到原处的时候,也是吊在最后面的。
于是,波奇就就通过这样一次调度,自然而然的从乐队四人的整体当中分离出来,得到了一个相对自我的空间,进行接下来的幻想。

利用楼梯,把虹夏和喜多二人,与波奇进行了一个自然分界。
虽然画面上没有光,但是,通过之前4集,观众都已经知道,楼梯是通往出口的。所以,就算画面上没有光,这个通往出口的区域也会带有“明亮”的感觉。再加上楼梯扶手和楼梯形成的平行结构,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有丁达尔现象的光束照进来的感觉。
虹夏和喜多在明,波奇在暗,进行对比。

眼球上的血丝,瞳孔里反射出的五颜六色的网页,让画面色彩信息显得杂乱,不干净。
画面在情绪上走向慌乱和烦躁。


后续喜多吃醋这段,背景中的图案也是同样的道理。
波奇的背景图案很规整,而且与下方留白过度自然。
喜多多背景图案乱了一小块,而且与下方留白过度生硬。
但是乱掉的一小块很快就被喜多挡住了。
所以喜多慌了,但是慌得不多。

店长拒绝了虹夏直接排演出场次的要求。
这是全员的一次危机,也是一次成长。所以全员都要走一次楼梯。
但是其实凉是不需要这次成长的,对她来说这很合理,所以她显得很不情愿。


后续追上虹夏之后,也能看出专门把凉与其他三人的区分。
三个人在喝东西,凉在吃。
三人挨在一起,凉有间距。
就算四个人并排,也有灯带把凉隔开。
由此也可以看出,店长此时把四人评价为“过家家”也确实没什么错。如果真的是认真玩乐队的话,那么虹夏在得知无法直接排场次的时候,就应该和凉一样淡定,主动提出审核并确定方式,而不是发脾气。

这个镜头也很有电影质感。
因为有的时候,画面需要表达一种逼仄。但是在演员旁边并不能真的堆特别多东西,否则先不讨论演员有没有空间表演,拍近景的时候一大堆拍摄设备就放不下。
那就给一个这样的镜头,在前景多堆东西,实际上演员附近其实相对宽松。

在蘑菇头这段里,有一个不完整的警示语。
而在蘑菇头结束后,紧跟着就是一大段波奇的内心独白。她是慌张的,但是没到抓狂的程度。
波奇觉得自己是有成长的,但是这些成长好像跟乐队演出关系都不大,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成长是否有价值?到底成长多少算是有成长,可以通过测试?
她在思考,而不是在抓狂。

招牌和自动售货机泾渭分明的冷暖光分界,所以这个场景肯定是要发生些什么的。



这个场景肯定可以算2022动漫名场面。但是,很遗憾的是,大家都注意力大多在最后一段的精彩作画上。
实际上,整个一段的演出效果,都是很细的。
首先,我们需要看一下,这段演出到底是想表达怎样一个效果:
1,之前提到了,波奇在迷茫:到底怎么才算成长了?因为迷茫,情绪不高。
2,虹夏注意到了波奇的状态,以为是自己给的压力太大了,想过来开导一下。
3,显然,因为双方在意的点完全不一样,所以这次开导本身是没什么作用的。
4,因为波奇说,我没觉得压力很大,虹夏觉得开导已经成功了,放松下来了。结果一放松,就不小心透露出来“我有一个梦想”。
5,在听到“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波奇突然意识到:什么是成长根本不重要;虹夏想要实现梦想,乐队就不能被刷掉,这才重要。
那么在画面上要怎么表现出来这种感觉呢?
首先,两台自动售货机,就很完美的制造了一种割裂感。所以话题开始的时候,基本都在这个角度上。这个阶段,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波奇和虹夏好像聊到一起去了,但是其实根本没什么进展。
其次,就是要注意虹夏这个阶段的一系列小动作。
1,很礼貌的问波奇喝不喝可乐,很礼貌的先把可乐给波奇。
礼貌,意味着距离感,要保证一个让你我都感到舒适的距离才会礼貌。
2,拿饮料的时候在扶头发,自己的那份饮料是瓶装的。
扶头发是在收,是在控制。饮料是瓶装的,是因为开瓶装饮料的动作也是整个上肢很明显的在收,不信的话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开瓶装和罐装饮料的区别。收、控制,身体就会紧绷。
这是第一个阶段,虹夏没有放松的阶段。
那么第二个阶段是怎么把画面放松下来的呢。
也是小动作:一口气喝完饮料,然后“啊”的一口气长出来,以及扔掉瓶子之后甩甩手上的水。
这两个动作都非常放松。
再然后镜头也跟进,开始那段让大家惊为天人的少女感作画,售货机彻底退场。
好的电影一个废的镜头都没有。而好的动画,一个废的动作都没有。因为电影是人演的,演员有些小动作是下意识的,但是动画可以把这些下意识小动作都全拿掉。

这里也是用收音、音箱和布置,把店长和PA桑框里出来,专门强调了一下她们所在的“评委席”。和之前用桌腿强行聚焦波奇和喜多是一样的道理。
此外,这里也是我确信警示语是慌乱信号的一个镜头,因为现在警示语就在两位评委头上,但是不专门去仔细盯着看你能看出来么?
动画就是这样,导演不想让你看到的东西,有太多办法能不让你看到了。
【接下来是LIVE,LIVE没有那么多视听语言的设计,更多的是一需要画面有一套流畅的逻辑。因此我会把关键点几个镜头排序,并在图片注释里解释这样逻辑顺序。】













这个镜头我要单独摘出来说一下,因为看到的第一时间,我就有端联想到了一场演唱会,一位真-究极-大神。

2000年,the who乐队伦敦演唱会,图中是John Entwistle的solo琴头视角。
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吧……毕竟John是贝斯大神,弹的不是吉他。
不过,虽然弹的是贝斯,老爷子却是一生都把吉他手吊起来打的怪物。第一把负责主旋律的主音贝斯,三轮指的发明人,偶尔的主唱,solo起来主唱都得靠边站的存在,摇滚名人堂成员……贝斯在他手里就是会唱歌的发动机,乐队里的吉他几乎没有存在感。
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段solo,B站就有。
老爷子于2002年去世。R.I.P.




这次整活,也可以说是目的性极强。
因为之前整整四级半的铺垫,加上一段精心制作的live,现在情绪有些过高了。
不是说剧情高潮不好,而是你现在起太高了,后面还有7集还演不演了?
所以,这些水流也不仅仅是波奇的胃酸。观众的情绪笑着笑着,也没那么高亢了。

傲娇店长被PA桑说是妹控的时候,马上就慌了。所以现在你就能看清警示语了。

本就上了一堆眨眼的颜色,再加上扭曲,画面乱得一塌糊涂。
甚至用实拍素材色调分离的做出来的手,还故意保留了过曝的高饱和色。
色彩信息杂乱不干净,情绪就走向慌张和烦躁。
波奇是真的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