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至秦
这个故事应该放入教科书中,因为写的太棒了。主要讲了范雎面对秦王,提出两个计谋,对外是远交近攻,对内是巩固权力威严!
范雎第一次见到秦王,秦王态度挺谦卑的,就想请教范雎有何治国的大计谋。范雎还推辞不说,打马虎眼,这让秦王有点火。
这时范雎才说,第一次见面不熟啊,而且说出来怕大王不高兴。正所谓言之于前,伏诛而后。就是话说不好,第二天就会死的。
我才感觉到这群厉害的人都是脑袋绑在裤带上,太可怕了。
但是范雎说自己不怕死,什么都不怕,就怕自己给秦王出的计谋不行。而且范雎也认为皇帝不好当,因为一直在皇宫,接触事物很有限,而且身边大臣太监等人,个个是人精,搞不好就容易被玩弄欺骗。这是打感情牌,不过确实如此,臣强则主弱好欺,历史上傀儡皇帝不少。
还讲了伍子胥多么可怜,在吴国乞讨要饭,后来帮吴王灭了越国,主要说人才重要性。
范雎还留了一手,说自己对秦国忠心耿耿,要是死了话,天下人会寒心的。还会有人才来秦国吗?
我也感觉到这群人的价值观,想法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追逐的是计谋,智慧,把人生看做一场游戏,想打出精彩的操作。而普通人就是搞钱,爽。
秦王听了范雎说的话后,更加崇拜了。只希望范雎说重点!别整这些虚的。
然后范雎开始说重点了。秦国地理位置好,易守难攻。而且商鞅变法后,历代君主都不错,军事实力不弱,为何不去扩张。
然后就是远交近攻,比如派兵打齐国,那么远,即使抢到土地也不好管理。而且还说天下的结盟都是假的,不可信!都是利害关系而已。
比如,秦国在齐国抢了一块城池,种了粮食,秋收运回秦国必然经过中原地带,我脑子里都有被抢的画面了。战国就这样,大家会说土匪抢的。
以前齐国打楚国,打赢了只会有利于和楚国接壤的国家,像韩魏等国。打仗是有成本的,抢到城池才是最大的报酬。范雎认为,打近的国家抢一点土地算一点土地,打边界不接壤的国家,不明智。
这一点延伸到生活中,在北上广工作,在老家买房,还有就是远嫁等等。会产生很多距离的问题,不明智。
这就是范雎对外的主张,从上帝视角来看,很正确!基本上秦国一统天下就是按照远交近攻走的,侵占国家肯定要由近到远啊,不得不说这计谋太棒了!
秦武王死后,秦昭王的妈,芈月和舅舅魏冉等人靠政变扶持秦昭王上来的,所以秦王说话不好使。范雎还提到齐国,以前齐国国主姓齐,后来田氏集团太强,所以有了田氏代齐。总之范雎吓唬秦王,说魏冉芈月要踢走,加强自己的权威,防止产生政变!
如果说对外是为秦国,则对内是为自己。范雎想当宰相,就必须和秦王联手,踢走魏冉芈月等人。范雎的法子不错啊!就像看新闻那信访接待的回答一样,"我有一百个法子应付他们",当然这有些夸张,不过都有计谋。
范雎为了见秦王,在秦国失业待了一年,进行韬光养晦。不得不服范雎有点东西啊!我要是失业一年估计要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