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造物数创非遗】掐丝珐琅,铜丝“掐”出来的逆袭

2023-07-11 17:13 作者:造物数创  | 我要投稿

釉色齐备,金光灿烂,细润可爱也

神秘幽亮的蓝色基调

明代御用珍玩

掐丝珐琅,金铜胎上细腻绘

闪耀着华夏文化的辉煌



你听说过景泰蓝吗?它可是明代的瑰宝,而如今更是引领潮流的珐琅工艺!快跟小编一起探索这段华丽历史吧!


在明代的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掐丝珐琅工艺应运而生,以绚丽的蓝色闻名!因此被冠以景泰珐琅或景泰琅的美称。后来,它的底衬色也开始选用宝石蓝、孔雀蓝釉料,巧妙地与发音接近的“琅”结合,最终演变成了如今耳熟能详的“景泰蓝”!如今,景泰蓝这个名字已经广泛包括了所有的铜胎掐丝珐琅作品。


图片来源小红书:捞月亮的渔民(侵删)


相较于明代,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更加精湛。胎体更加纤薄,掐丝更加细致,彩釉更加鲜艳,不再出现砂眼。花纹图案更加繁复多样,虽然文饰生动略有不及,但镀金部分的金层更加精美,金色更加绚丽夺目。


图片来源小红书:捞月亮的渔民(侵删)


掐丝珐琅,就是将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色彩后经过多道工序如焙烧、研磨、镀金等制作而成的器皿。在我国流行的珐琅工艺中,根据釉料装饰的不同工艺方法,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被称为“铜胎嵌丝珐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景泰蓝”。它是在铜胎上焊接细铜丝,形成各种盘曲纹样,再填充各色釉料,经过烧制和磨光而成。


第二种是“铜胎錾花彩釉绘珐琅”,即在铜胎上雕刻花纹,然后点缀彩釉,经过烧制而成。


第三种是“铜胎彩釉绘珐琅”,即直接在铜胎上使用釉料绘制而成。


而经过历代艺人的努力钻研,景泰蓝融合了我国传统技法和表现形式,包括瓷器、铜器、漆器等。


图片来源小红书:是做作手作呀(侵删)


元代的掐丝珐琅因烧造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较小,产品数量有限。

明朝早期至景泰年间,掐丝珐琅工艺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的景泰蓝作品被赞誉为“釉色齐备,金光灿烂,细润可爱”。那神秘幽亮的蓝色基调,使其成为明朝一代皇家珍品,声名远播。


而清朝初期的产品则显得朴素而单薄。直到乾隆时期,皇帝本人的兴趣和审美需求推动了珐琅工艺的空前发展。几乎可以说“无宫殿不珐琅”。清朝宫廷甚至设立了珐琅厂,也就是养心殿造办处的珐琅作坊。


掐丝珐琅画可以在任何材质上构图,打破了金属胎体的限制,拓宽了创作的表现形式。最棒的是,它无需再放入炉内烧制,保留了景泰蓝工艺的掐丝点蓝工艺,被誉为“不用烧的景泰蓝”!通过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掐丝珐琅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小红书:聆花珐琅(侵删)


惊叹不已吧!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工艺,以它独特的蓝色魅力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一直引领着潮流。快来品味景泰蓝与掐丝珐琅画的艺术魅力吧!无论是那神秘幽亮的蓝色基调,还是细腻精湛的掐丝点蓝工艺,都展现出了中华传统工艺的瑰丽之美。掐丝珐琅画更是以其不拘一格的创作形式,让我们的想象力翱翔在无限的艺术天空中!

 

随着时间的流转,景泰蓝和掐丝珐琅画不仅仅是艺术的象征,更成为了我们传承历史、展示个性的独特方式。无论是作为珍贵的收藏品,还是独具匠心的礼品赠送,它们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与美好。


跟随造物数创平台,让我们一同领略这段珐琅工艺的华彩历史,感受那流传百世的中华文化精髓。细细品味那承载着智慧与艺术的掐丝珐琅,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世界的绚丽画卷中翩然飞舞!

文章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造物数创非遗】掐丝珐琅,铜丝“掐”出来的逆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