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心理医院:暑假期间青少年心理会产生哪些变化
暑期已过半,有的孩子在享受愉快的假期,但有的孩子却显得很郁闷。我们都知道,孩子暑假一般不是玩手机,就是打游戏,时常一玩就是一整天,有的甚至晚上还在熬夜玩。
久而久之,原本爱说爱笑的人,出现了与人交流时害羞、不爱说话等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孩子暑期经常宅在家,会发生哪些事呢?
1
体质越来越差
每天熬夜到两三点才睡,白天又睡到十一二点才起床,早餐不吃,懒得锻炼身体,上网期间常吃一些垃圾食品或喝碳酸饮料,长期以往的话,导致身体体质下降,易生病,而且还影响睡眠质量。
2
外在形象邋遢
因为作息不规律,常常熬夜打游戏,眼睛充血、眼袋黑黑、精神状态差,人也变胖了,外在形象越来越差,让人见了都有远离的冲动。

3
心态发生变化,容易忧郁
其实一个人长期独处,就会慢慢的很难与外界的一切建立联系,他们的语言功能、人际交往技巧都会退化,从而容易失去朋友、家人的支持,脱离了社会。
久而久之,周围亲密的人都会远离他们,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则会让一个人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可能会形成自卑或者不自信的性格。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可能综合在一起给人的精神造成紧张和焦虑,长此以往,就可能逐渐形成抑郁症。
提醒: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发病率很高,是精神类自杀率最高的疾病。
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
那么暑期如何度过?
正确放松
保证睡眠漫长的暑假对同学们而言,既是休息也是蓄力,应合理度过,在充分休息,保证睡眠的同时好好放松。无节制的游玩和没有规律的生活,只会让你感觉疲惫。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朗读、阅读、听音乐、做护眼操、练习八段锦......这些放松的方式,既能让身心得到休息,又能让你精神饱满。当然,假期里,仍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因为不用上学、没人催促,就熬夜、赖床。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会让身体失去节奏,当假日结束,恢复学习状态时,你将很难调整自己。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
一到假期,很多原因会让同学们三餐不定时,或是吃不健康的食物。暴饮暴食、贪冷饮和甜品......这些都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和情绪。这样不仅会让人发胖、便秘、上火,还会让人更加急躁、生气。在假期一定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做到三餐均匀,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为健康成长打下扎实基础。
保持学习,积极充电
假期也是同学们充电的好机会,各种途径的学习,多种渠道的实践,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形成知识互补。学习能力的持续保持,让你既不会无聊,也不会让你在上学前感到焦虑和恐惧,避免上学后倍感挫折。

人际互动,亲子沟通
家是我们的港湾,假期中预留一定的时间和家人相处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建议同学们可以和家长一起做一些合适的亲子互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或者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父母聊天,通过情感交流增进亲密关系。在假期当中也不要忘记与好友保持互动哦,通过同伴之间的同频交流与相互支持,可以达到排解情绪的效果,维系友谊不疏远。保持与人的交往,在交往中学会相处。
如果您的孩子也有以上几点,家长们请不要担心,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试着去融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共同学习,让孩子们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