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看 新瑶海》第162期|合肥瑶海区:改造城中村 聚力惠民生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合肥市作为全国第7特大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城中村改造将为民生发展带来契机。近年来,瑶海区不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通过高质量规划转型、高品质建设实施、高效能运营管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加快城市更新速度 筑就百姓“安居梦”
7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瑶海区龚大塘复建点项目现场,只见工人们头戴安全帽,顶着夏日酷暑奋战在各自岗位上,处处呈现出大干快干的奋进画面。


瑶海区龚大塘鸭林冲城中村,曾是合肥市二环内最大的整建制涉河城中村。为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去年10月,瑶海区集中力量全面推进龚大塘鸭林冲城中村改造项目。

龚大塘片区作为瑶海“城市更新攻坚年”行动中谋划的重点片区之一,涉及复建点、教育类、支路网、停车场等19个项目。如今,一个个项目纷纷落地,群众是脸上喜、心中乐。


城中村改造是惠及万千百姓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瑶海区始终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让群众告别“老破小”,早日搬进新家园。今年89岁的常立文是原安拖厂职工,2021年元旦,他和老伴欢欢喜喜地搬进了安拖家园新居。

在常立文的安置新家,宽敞明亮的大客厅,各种智能化的家电提升了生活品质,两室两厅两卫的格局让一家人生活更方便了。
常立文夫妇原先住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原安徽拖拉机厂职工宿舍,年久失修,配套不足。如今,通过城中村改造搬进新家,两位老人一再赞叹现在的幸福生活。

同样是城市更新改造受益者的还有市民彭发标。2022年,一家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搬进了裕兴家园小区,如今家中各式家具、家电齐全,一百多平米的房子装修得温馨又舒适。


说起变化,彭发标感慨不已。以前是房屋低矮、环境不美观、日常生活和出入都不方便,现在的小区,推窗见绿,道路宽敞平整。

彭发标原来是瑶海区钟油坊社区居民,自2018年启动征迁工作以来,他们原先居住的地方已经被打造成合肥东部新的地标——青年创意田园城市公园。

据了解,青年创意田园区总面积约364.55公顷,依托林地、农田和斑驳水系划分为大地景观区和农旅休闲区。目前已成为广大市民娱乐休闲、观光旅游的打卡地。
交房倒计时 一批安置房项目迎来验收
长期以来,瑶海区坚持把安置房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全力加快建设进度,让回迁群众早日搬新家、住新房。

7月26日上午9点,记者在瑶海区东城梦馨苑复建点施工现场看到,小区所有单体楼栋施工已全部完成。眼下,施工人员正忙着乔木栽种、绿化铺装,项目附属工程施工正有序、快速推进中。


东城梦馨苑复建点项目位于瑶海区和县路与新安江路交口西南角,对比现在,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处处老、旧、乱、危的房屋,如今,除了被打造成一栋栋现代化高标准住宅,还新建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地下停车库以及商业用房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

焕然一新的远不止于此。位于瑶海区漕冲路与长临路交口的漕坊复建点全部楼栋及园区内附属设施已建设完毕,目前正在进行房屋验收等相关工作。

步入崭新的漕冲雅居小区,小区内精心搭配的乔木、灌木及各种花卉,郁郁葱葱;凉亭、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为邻里互动提供了休闲场所。

东城梦馨苑和漕坊复建点,仅仅是瑶海区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瑶海不断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一个个项目持续推进,一栋栋高标准建设的安置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高品质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完工,万千住户喜迁新居,迎来了他们的幸福新生活。

瑶海,曾经的老工业区,正在加速蝶变,连续四年达成“拆旧100万平方、建设100万平方、交付100万平方、安置100万平方”目标,征迁面积合肥四城区前列,推动了城市品质提升。2023年,瑶海计划投资126亿元,实施341个大建设项目,包括56个征迁项目,启动建设当涂路等复建点8个,竣工交付龙腾四期、东城梦馨苑等复建点8个,安置龙兴家园、费子冲等61个项目。
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近年来,瑶海区聚力打造“东部新中心、活力新瑶海”,深入实施“产业转型突破”“城市更新攻坚”“环境质量提升”三大行动,不断丰富“大建设”内容,在基础建设、旧城改造、复建点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齐头并进,打造了一大批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环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当前的瑶海,正不断焕发着城市生活新魅力。
编辑:沙金 制作:王晓娣
全媒体记者:李二明 许翼 童洁
新媒体发布:龚雪
主持人: 吴玲 金山 配音:大斌
执行制片人:朱千里
制片人:关堂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