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ESMO丨胰腺癌研究进展之围术期放化疗及免疫“排兵布阵”

2023-11-09 09:51 作者:Biotech前瞻  | 我要投稿

——2023 ESMO——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已于10月20日-24日(中欧夏令时间CEST)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ESMO大会涵盖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将为临床实践、多学科讨论等提供广阔、卓越的学术平台。

有着“癌王”之称的胰腺癌领域是一直关注的疾病领域,在化疗和靶向治疗时代,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缓慢,免疫治疗时代也迎来诸多研究的失利,与胰腺癌的强结缔环境及免疫抑制微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多靶点、多药物、多手段联合逐步成为胰腺癌治疗的新方向。

PREOPANC研究再回顾

在2022年JCO期刊,PREOPANC研究(2013年-2017年)的远期生存数据文章发表(Versteijne E, et al.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Versus Upfront Surgery for Resectable and Borderline 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Long-Term Results of the Dutch Randomized PREOPANC Trial. J Clin Oncol. 2022 Apr 10;40(11):1220-1230. doi: 10.1200/JCO.21.02233IF: 45.3 Q1 . Epub 2022 Jan 27. PMID: 35084987IF: 45.3 Q1 .),

CONSORT图

试验设计

:随机分组为

手术+术后化疗组

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化疗组,放疗采用36Gy/15次/2.4Gy,吉西他滨诱导或术后辅助化疗方案1.0g/m2,D1, 8, 15; 同步化疗方案,吉西他滨 1.0 g/m2, D1, 8

结果:

对于可切除或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术后化疗较直接手术+术后化疗,5年总生存有明显提高(20.5% vs. 6.5%)。

PREOPANC研究 OS数据

根据患者基线特征分析治疗效果OS的森林图

PREOPANC研究,虽然存在单药吉西他滨已经不再是胰腺癌患者的标准化疗方案,但PREOPANC研究的意义在于: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可手术切除,尤其是对临界可手术切除胰腺癌的重要选择手段。毕竟对临界可切除胰腺癌,如果能转化为R0切除术,5年生存率则差别更大(8.4% vs. 33.9%)。

2023 ESMO 胰腺癌新辅助

PREOPANC-2研究

FOLFIRINOX

化疗对比以

吉西他滨为基础的放化疗

新辅助治疗可切除/临界可切除胰腺癌: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背景:

PREOPANC试验表明,与直接手术(upfront surgery,手术优先)相比,新辅助使用吉西他滨为基础的放化疗,在临界可切除和可切除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中具有总体生存(OS)益处。在新辅助治疗中使用FOLFIRINOX可能进一步提高OS。

方法:

这项多中心3期随机试验包括来自荷兰19个中心的临界可切除和可切除PDAC患者。患者每14天接受一次FOLFIRINOX治疗,共8个周期,然后在进行手术,没有接受辅助治疗(

FFX组

)。相比之下,新辅助治疗组接受3个周期的吉西他滨化疗和低剂量分次放疗(第二个周期期间给予36Gy的剂量,分15次给),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并接受4个周期的辅助性吉西他滨化疗(

CRT组

)。随机分组按中心和可切除性状态进行分层。

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切除率和严重不良事件(SAE)。为了以双侧a = 0.05和80%功效展示0.70的风险比(HR),需要368例患者(252例事件)。使用分层Cox模型估计HR和95%CI。

结果:

在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共有375名患者随机分配到FFX组(n=188)或CRT组(n=187)。有6名患者(每组3名)因不符合资格条件(n=4)或在随机分配后立即撤回知情同意(n=2)而被排除在外。在随访中位数为41.7个月期间,发生了254例事件,

FFX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1.9个月,CRT组为21.3个月(HR 0.87; 95% CI 0.68-1.12, p=0.28)。

切除率分别为FFX组的77%和CRT组的75%(p=0.69)。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FFX组的49%和CRT组的43%(p=0.26)。

结论:

与基于吉西他滨的新辅助放化疗相比,FOLFIRINOX的新辅助化疗并没有改善可切除和可切除PDAC患者的OS。

临床试验号:EudraCT 2017-002036-17

NALIRIFOX围手术期治疗可切除胰腺导管腺癌(rPDAC)的II期研究:NITRO研究生存数据更新和生物标志物分析

背景:

手术后阳性切缘的风险、手术后康复不良影响术后治疗,以及复发的高风险可能限制了当前对于可复发胰腺癌(rPDAC)的标准治疗。本研究评估了术中术后脂质体伊立替康50 mg/m2 + 5-FU 2400 mg/m2 + LV 400 mg/m2 + 奥沙利铂60 mg/m2(NALIRIFOX)对于rPDAC患者的安全性和活性。

方法:

nITRO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Simon两阶段单臂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为新诊断的与主要静脉壁界面<180°且Karnofsky评分≥60的rPDAC。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各接受3个疗程的NALIRIFOX治疗,每个疗程为28天,第1天和第15天给药。主要终点是接受R0切除的患者比例。通过多重xMAP/Luminex技术测量25种不同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

结果:

共有107名患者入组并开始术前治疗(ITT人群)。9名患者因与治疗相关或无关的不良事件(AEs)而在术前阶段停止治疗。疾病控制率为92.9%。87名(81.2%)患者进行了手术探查,11名(10.3%)术中出现无法切除或转移性疾病的证据,1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

49名患者实现了R0切除,占比为65.3%,远远超过55%的备择假设

。最常见的>3级AEs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术前分别为10.3%和13.1%,术后为10.2%和5.1%)。随访时间中位数更新至33.1个月(IQR 23.1-43.6),ITT总体的中位生存期(OS)为32.3个月(95% CI 27.8-44.3)。切除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和OS分别为19.3个月(95% CI 12.6-34.1)和44.3个月(95% CI 33.2-NA)。TNF-a是化疗耐药途径TAK1/NF-kB的有效激活剂,是与反应和生存结果最显著相关的循环因子。

结论:

NALIRIFOX对rPDAC患者是可控制的和有效的。血浆TNF-a水平可以筛选出这种围手术期治疗策略中受益最大的患者。

临床试验编号:NCT03528785。

23ESMO丨胰腺癌研究进展之围术期放化疗及免疫“排兵布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