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岁就写出博士论文的天才,只可惜没活到博士毕业的年纪……但不影响初唐四杰伟...

2023-08-02 21:49 作者:辋墨joyjoy  | 我要投稿

《汉书指瑕》:王勃九岁的时候把颜师古的注看完了,挑了几十个错误写成的书。


两拨人来改革:第一拨就是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何以为杰:

1.没落的世家子弟。唐代五姓七氏(崔卢李郑王),杨炯也是大姓(弘农杨氏)。

→第一,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第二,理想远大(匡君辅国);

第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贵族坚守。(特别针对营营苟苟的龙朔文人)

2.生命境遇悲惨

年少天才

骆宾王7岁《咏鹅》;杨炯10岁神童科;王勃9岁的时候把颜师古给《汉书》的注看完了,挑了几十个错误写成书《汉书指瑕》,18岁进入二皇子家谈执政方略作《平台秘略》,25《滕王阁序》。

人生悲惨

王勃27岁溺水;卢照邻40岁风疾,自沉;骆宾王追随徐敬业反武,兵败不知所踪;杨炯40岁。

→生活经历既坎坷又丰富,极大丰富了事业和胸怀。⭐️

性情率真,常年被人排挤。不伺候皇帝了,该骂就骂。

超越了眼前的得失。眼前得失追求不到,更深刻地去追求宇宙、历史层面的这种宏大的境界。


作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秦”京都“五津”去蜀州要路过五津

交代送别的背景

境界拉开了(通常写眼前的所见,直接写远方)

但是,我们没什么不一样,“同是宦游人”。

为什么?

因为人生天地间就是一场“宦游”,只不过“宦游”的地方不一样。

消除了送别的悲伤气息。

消除送别的悲伤气息两种方法:①让你感觉没有走②让你感觉所有人都在奔波(这种)

“海内存知己”人处天地之间可贵的是有心意相知的人。

层层递进的

通过把眼前的分离放入人生的角度。即超越眼前得失,追求一种更广大的精神价值。

《滕王阁诗》

滕王阁诗是主,滕王阁序是次

《滕王阁序》写的内容思想由此发掘。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霸歌舞”

滕王:元婴,整日莺歌燕舞,王勃来的时候元婴调走了,楼荒废了。

→人去楼空之感


“化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对仗(互文)

画栋、珠帘,建筑华贵的藻饰,只能空与云雨相伴。

一天之内从早到晚无人问津,只有朝云暮雨与之相伴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子,孤零零的滕王阁。

日复一日(日悠悠),年复一年(几度秋)。

→周期不断拉长,繁华终将归于寂寞。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帝子、妃子都不在,只有槛外长江还在滚滚东流

→历史前进的轨迹日夜不歇,沧桑之感。

眼前的荣辱成败不值一提,唯有沧桑永恒。

《在狱咏蝉》

(唐代三首咏蝉诗非常出名:虞世南《蝉》自得、李商隐《蝉》末世认命,骆宾王《在狱咏蝉》抗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西陆:阴阳五行中“西”对应四季中的“秋”。

似断似续的蝉叫声,就像关在监牢里骆宾王的思绪一样。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双关

玄鬓:蝉的颜色黑,像人的鬓角。隐喻-人青丝到白发的转变

无力的挣扎中,蹉跎了岁月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最可怕是骆宾王这种状态,在乎但是没办法。翅膀飞不起来,蝉声被风声所淹没隐喻当时的环境对人的压迫。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无奈


总结

第一,不平之气。对什么都不满意。

第二,辽远之境。见识得多,写的东西比较壮阔。

第三,壮阔之怀。不追求名利得失,追求人格精神的高大。

第四,沧桑之感。超越现实的历史的视角和眼光。

这四点对初唐来讲,从宫廷生活扩大到了辽远之境。润色鸿业流连光景扩展到了壮阔之怀沧桑之感。这是一种全面的超越。为什么能实现超越?与他们的经历有关。

还有一个问题,在当时的影响不大。如果初唐四杰就此落幕,唐诗发展的轨迹不会改变。

九岁就写出博士论文的天才,只可惜没活到博士毕业的年纪……但不影响初唐四杰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