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失血性贫血动物模型【动物造模】

2022-05-23 16:45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失血性贫血动物模型【动物造模】

【造模机制】通过向体外适量放血,造成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造模方法】实验动物选用小鼠、大鼠、家兔、犬。具体方法如下:

1.小鼠放血法

①眼眶后静脉丛放血法:用左手固定小鼠并轻轻对颈部施加压力,使头部静脉充血,在突出的眼球旁分辨出后眼眶静脉,然后用 10%可卡因滴入动物眼内,使眼局部麻醉;右手持消毒过的毛细吸管从内侧眼角由鼻侧眼眶平行的方向向喉头轻压至后眼眶静脉丛,血液自然吸入管内,放血 6~8 滴(约 0.5ml)。毛细吸管内径 0.5~1mm,可用聚氯乙烯管或玻璃毛细管制成,采血时毛细管与鼠面成 45°,在泪腺区域内,由眼内角在眼睑和眼球之间向喉头方向刺人。若为针头,其斜面方向先向眼球,刺人后再转 180°,使斜面对着眼眶后界刺入深度约 2~3mm,当达到蝶骨感到有阻力时,再稍后退 0.1~0.5mm,边退边抽。将采血管保持水平位,稍加旋转并后退吸引。由于血压关系,血液即自动流人采血管内,得到所需血量后,即除去加于颈部的压力,同时拔出采血管,以防止术后穿刺孔出血,并用消毒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 30 秒。一般 20g 左右体重的小鼠从眼眶静脉丛抽血,0.5ml」隔日放血 1 次,连续 5 次可形成慢性失血性贫血模型。失血后 24 小时,形成急性失血性贫血模型;

②剪尾尖或切开尾动脉法:用手揉擦或用温水(45~60℃)加温鼠尾,使之充分充血后,用剪刀剪去鼠尾约 2mim,用手轻轻从尾根部向尾尖部轻轻挤压,使失血量达 0.5ml 左右。

2.大鼠放血法

①大鼠心脏放血:从心脏抽血,抽血量约为总血量的 1/4。具体方法为:将动物仰卧固定板上,剪去胸前区域的被毛,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在左侧第 3 与第 4肋间,用左手示指摸到心脏搏动处,右手持带有 4~5 号针头的注射器,选择心脏搏动最强处刺人。当针头刺入心脏时,血液由于心脏跳动的力量自动进入注射器。心脏采血时也可以用乙醛麻醉,待动物麻醉后进行。

②大鼠尾静脉多次放血法:用手揉擦或用温水(45~60℃)加温鼠尾,使之充分充血后,用剪刀剪去鼠尾约 2mm,用手轻轻从尾根部向尾尖部轻轻挤压,使失血量达 1.5~2ml,隔日 1 次,连续 5 次,可形成慢性失血性贫血。

3.兔或犬一次或多次放血法乙醚麻醉动物后仰卧固定在固定台上,无菌操作分离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按动物体重计数一次或多次失血量。兔放血占全血量的 30%,犬按40ml/kg 放血,可反复几次,即可造成失血性贫血动物模型。

【模型特点】放血后,检测到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下降。

【应用范围】通过较短时间内向体外大量放血,造成急性失血性贫血。也可通过反复多次放血,造成慢性失血性贫血。由于失血 1ml 约含铁 0.5mg,因此,也可以作为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用于一般缺铁性(失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其新药药效学筛选研究。

【注意事项】小鼠尾动脉放血应使尾部充分充血,否则难以使放血量达到要求。眼眶采血足量时,应迅速以消毒棉球压迫止血。

【模型评估】该方法操作简单,指标明确,无需特殊仪器设备。但样本间失血量较难控制完全一致。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外包


失血性贫血动物模型【动物造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