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司马错

2022-07-19 18:11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司马错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秦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司马错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后事迹不详。
马错三次平定蜀地,相传成都的楼观、城池、门屋都是他修建的,直到晋朝都有其遗存。司马错之孙司马靳,为武安君白起副将,起获罪,靳遂同遭赐死。司马靳之孙司马昌为秦国主铁官 。 司马昌之子为汉巿长司马无泽,司马无泽之子为五大夫司马喜,司马喜之子为太史公司马谈,司马谈之子为汉朝《史记》作者司马迁。




统帅 A-
(司马错平蜀,击魏,攻楚,皆有佳绩。尝与白起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
武力 C
(记载不详)
军谋 A
(司马错三定蜀地,使秦益强,富厚,轻诸侯。初,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犹豫未能决。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昭襄王时,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
智略 A-
(司马错尝与张仪争论於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彊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原先从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或曰:错常三定蜀,相传成都之城池、门屋、楼观皆其所修,至晋时犹存云。)
内政 C-
(司马错尝为蜀守,然为武职,盖为时不久。)
魅力 B-
(司马错诸事多不载,太史公竟不为其祖作一佳传,惜哉!)


全史人物评鉴-司马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