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美国知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逝世

奥本海默(Oppenheimer,1887-1957)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政治家和工程师,与牛顿并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于191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本海默在1932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被选为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
奥本海默在30年代提出了两个著名的量子论假设:第一,能量量子化可以用来描述电子和离子的运动;第二,非定域量子理论可以描述物体在时间上的演化。这两个假设都是现代量子力学的基础,其中非定域量子理论被广泛地用于处理电子和原子核等微观物体的运动现象,而能量量子理论则是处理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现象。为了支持这两个假设,奥本海默提出了一个“由基本粒子构成的由空无一物之地构成的世界”作为量子论研究中物理概念上的模型。奥本海默在1936年提出了“测不准原理”,这是对“因果律”的一次重大突破。
奥本海默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在科学研究中,他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建立了著名的统计力学;发展了非定域量子理论;发现了表面波现象等。

1923年他加入美国共产党并任支部书记。1933年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当时称为国务卿),同年晋升为美国副总统顾问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其科学委员会主席。1938年晋升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同年11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及法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职务。
1935年任美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随后又被任命为美国驻德国大使。同年回国后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主任。在此期间他还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1936年7月奥本海默和恩格尔发现了表面波现象,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这是他的科学生涯中唯一一次得奖。
1929年至1931年间,奥本海默还担任过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和美国物理学会会长等职。
1934年9月30日,奥本海默在宾夕法尼亚州海斯利去世,享年63岁。
1957年5月24日,他被授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National Science Medal)。
从1916年至1937年间,奥本海默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建立了许多杰出的机构和公司来促进科学发展,其中包括: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波士顿科学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他还于1932年成立了纽约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此外还创办了《美国科学院院刊》(National Academic Project)和《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杂志;还成立了芝加哥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
奥本海默一生共获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次是1932年凭借“表面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另一次是1936年凭借“非定域量子理论”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最主要的是他对量子论理论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戳链接看其他up分析Oppenheimer的一生: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v4y1z7Ar/?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