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经济学考研寒假超详细版复习规划火爆出炉

2022-12-23 11:52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经济学是近年来报考的热门专业,经济学对数学要求高,数学一般是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硬伤,却是理工科学生的优势,因此吸引了大量理工科背景的考生跨考,报考人数在逐年增长。


各大院校经济学专业招生数量每年都比较稳定,且名校统考名额逐年被推免名额挤占,经济学名校的竞争压力日益激烈。


因此,对于广大立志考经管名校但基础一般的考生,尤其是从未接触过专业课的零基础考生需要尽早复习,做一个早起的鸟儿,充分利用好这个寒假热热身。


(1)不管学校定没定,都建议先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先微观后宏观。这两本书即是经济学考研的入门教材,也是各大高校采用最广泛的经济学教材,其次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的教材相对来说不是很厚,文字比较多,偏重理论分析。考政治经济学的学校较少,即使后期决定考政经,现在也要先看高鸿业的书,政经放到暑期之后学习也是来得及的。


以微观经济学为例,我们建议大家参照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复习。第一遍复习,从引言到结语都要看,做到全面细致,各种图自己也要随手画一画,熟悉一下。不要求完全弄懂,至少了解各章节在讲什么,大脑里有各种基本图形的轮廓。比如,供给和需求函数曲线的横坐标是数量,纵坐标是价格;需求曲线斜率为负,供给曲线为正。我们建议大家按照如下计划复习,用五周时间形成对微观经济学的初步印象。


编辑

编辑


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思考高鸿业的教材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编写,章节构成有什么逻辑关系。比如,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两个市场。教材先讲述了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者的选择理论,接下来两章讲述了产品市场上厂商的生产理论,再接下来两章教材讲了在竞争程度不同的几种产品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均衡。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为大家优化了复习计划,并未照搬课本章节,而是调整了复习顺序(我们基础课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讲述)。例如,教材在第七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寡头市场涉及到博弈论相关知识。因此我们建议复习完第七章后先复习第十章的博弈论初步。第十章看完后,产品市场到此也就结束了。接下来进入第八章的生产要素章节,最后学习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论以及政府等外部因素是如何克服“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失效情况下导致的市场失灵状态的。大家看完教材后思考这些章节构成的逻辑关系非常有利于整体把握教材,在以后的复习中只要一看到相关章节就能快速定位知识点,深刻理解并记住内容。


(2)即使还没定下来目标院校,大家在寒假期间看完专业知识后的其余闲暇时间也可以关注下各个学校经济学考研真题的分值和风格。


一般来说,经济学专业课总共150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部分学校还考政治经济学。


大家在查阅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各个学校的考试风格,比如中央财大801偏文字描述。人大和上财重视数理,贸大和西财考题会结合热点,出的很活。了解各大院校的考题风格有利于确定哪一类院校适合自己,为后期精确锁定目标院校划定大致范围。


我们推荐早准备的人尽量瞄准名校,一般来说名校毕业后的就业单位较为体面,收入也要高于其他院校。中央财经大学近日发布的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列出了近五年接收该校毕业生的核心单位,大多是各大国有或股份制银行总行、国企“中央军”和金融“国家队”。


在上海财经大学2018届毕业生签约就业的1800人里,有284人进入“全球500强”企业工作,其中硕士毕业生占比超过24%。另外,去往公募或私募基金担任研究员/分析师、证券公司投行、固收、债承等极具发展潜力的金融机构及其核心岗位占了上财毕业生的半壁江山。


考上这些学校后好好跟着导师做学术,顺利毕业后既可以选择“跟党走”又能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岂不快哉?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前期扎实复习,目标放长远,后期再结合自身复习情况最终确定目标。


(3)大家在专业课复习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共课。


作为最能拉开差距的公共课,数学是重头戏,可以说得数学和专业课者得天下!


这个寒假一定要保证每天花一定时间在数学上,结合基础课程学习微积分部分,尽量达到能拿下同济课后习题的水平。同时每天可以做一篇英语阅读以便后期更好的进入状态,阅读材料不限于习题集还是模拟卷或者真题。


考研是一场长期战役,经济学考研又是其中的兵家必争之地,要想取得战争胜利就必须先发制人,且长期保持心理和身体上的最佳状态。大家在假期吃好喝好学习好的同时不要忘了锻炼身体,祝大家寒假愉快!


2024经济学考研寒假超详细版复习规划火爆出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