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日常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杯中的海
20
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讨人喜爱:她们的面孔接近于无限,触摸时其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每个特征都激发人的无限爱抚。这是让感官的激动沉沦的幻影,在对千万个纯粹符号的凝视中,整个爱欲都被概括在一种赞美的效应中。
联想:这种女人只能通过想象才存在。
毕竟,唾手可得的爱与美是廉价的;遥若星辰的爱与美才是无价的,因为,虽然它遥不可及,但它却塑造了欲望和梦想的形状。
21
我们被永远不会发生的这个事实折磨得筋疲力尽。最终得悬念,就是我们暂时的永恒。
联想:卡夫卡式故事:不可逃避的数理化考试、等待高考成绩、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复试通知、第一次见未来公婆之前的时刻,头上都仿佛悬了一柄德谟克利斯之剑。
34
在任何痛苦或是欢乐中,有一种尽快结束的秘密心愿,有一种对存在的绝对宽恕,哪怕是一个瞬间也好。结束得越快,宽恕就越长久。
41
当任何事物都不能令你感动时,就要找到一个替代激情的符号。
联想: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撕裂了灵与肉的爱情关联,比起细水流长的灵肉合一的爱情,他更迷恋一次又一次肉欲带来的激情;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灵与肉的矛盾,为了暂时摆脱精神之爱的重负,男主人公在持续的肉欲中耗竭自己、麻醉自己。
80
在男人的脱衣舞中,人们看到的还是女人,看到的是女性观众以及她们那贪婪的面孔。
94
日常的经验就像雪花那样落下。它是非物质的,晶体的,微型的,它掩埋了所有凹凸之处。它消除了声音,吸收了思想和事件的共鸣,风有时也会以意外的强度将经验驱散。
联想:日常生活才具有真正永生的力量,诸神退去之后,琐碎而漫长得日常经验将成为人不可回避也无法摆脱的终极命运,它让那些志在浴血黄沙的凡人的英雄梦想打磨得棱角尽失;让那些红颜绝色沦落为街头弃妇,让英雄救美的壮举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153
只需要对一个女人谈论起另一个女人,就会在她心里激发出取代那个女人的想法。只需一个女人向你谈论起另一个女人,你就会产生从一个女人转到另一个女人的欲望。
联想:欲望成为他者,是我们所有凡人的英雄梦想。包法利夫人想要变成城堡里的等待王子拯救的公主,婚后又想变成上流社会众人垂涎的贵妇人;胖女孩怀念杨贵妃生活的盛唐时代……
人时时刻刻想要成为他者的梦想,不过是在寻找一种美的范式、尊严的模板和光环的基地。
155
只有事物的非人性让我感动过,而且这种非人性,我那时没有能力把它转移到我自己的生活里来。
联想:卡夫卡《变形记》、太宰治《人间失格》、电影《忠犬八公》;人类守护住了动物的生物本性——非人性,也就保住了人性的最后的尊严。
我仍然为我们能奉送给他人的镜子而感叹不已,在相互赠送的镜子中,对我们自己爱恋或讥讽的形象也感到吃惊。
联想:手机自拍时代,美颜相机取代了我们容颜的真相,与其相信真实的面容,不如笃信美颜效果之真。最起码美颜相机制造了一种美的幻觉,与此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的自恋情结。
当今时代,似乎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抵制差评和丑陋,甚至拒绝为争辩和论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一个没有争议的话题是乏味的;一个只允许一种声音的社会是令人窒息的;一个不允许差评的文化语境是专断而残忍的;一个相信镜像带来的幻觉而拒绝相信真实的声音的人,是可怕的。
越来越多的情况是,感到怯场的是机器,而不是人。
人只有在强迫自己像机器一样出现的时候才感到怯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