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搬运】《哈尔的移动城堡》原著小说作者访谈及作者对动画电影访谈。

2022-12-13 12:02 作者:德意志皇帝威廉三世  | 我要投稿


                        前言

本篇文章性质大致来讲可以算本人所写《哈尔的移动城堡》影评的后续补充内容(影评地址:CV19099928)——在影评写完之后,我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本人对于自己的作品所改编的电影是抱有什么样一个想法呢?

非常幸运的是,在今天网购到货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原著小说的末尾,我很惊喜地发现,不管是作者本人对于作品的访谈,还有作者对于电影的访谈,都有,而且内容颇为有趣。

接下来我将简单介绍一下作者背景,并将访谈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展示,供各位读者细细品读。


                     作者介绍

戴安娜.韦恩.琼斯(1934—2011),英国奇幻文学大师,被誉为“奇幻小说的仙女教母”,师承托尔金和C.S.刘易斯,影响包括J.K.罗琳、尼尔.盖曼、罗宾.麦金利、菲利普.普尔曼等一系列奇幻作家。

代表作《哈尔的移动城堡》由知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大师于2004年改编为同名电影,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作者访谈

1.是什么启发了你写《哈尔的移动城堡》?

答:其一是源于我多年来一直在想的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所有童话里的事物——比如隐身斗篷、千里飞靴还有住在影影绰绰的城堡里的邪恶巫师——都是真的,那该是多好玩的事。这些念头打我八岁的时候就有了,那时我一心希望自己能够飞起来。不是乘坐飞机,而是我能自个儿飞到天上去。

其二是源于我对一所学校的拜访。当时有个男孩坐在我身旁的地板上,他突然站了起来,问我有没有想过写一个关于“移动城堡”的故事。我告诉他我还没想过呢,不过这个想法实在太棒了,我问他介不介意我把它写出来。他说:“一点儿也不介意,请便。”不过如果你读过本书扉页上的那段话,就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了。

我过了几年才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因为我得花时间去了解巫师哈尔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一个儿子每天早上都要在浴室里待上好几个钟头,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了解到哈尔其人的——我真的对这个儿子非常、非常、非常恼火!


2.你是在哪里写出了这本书的?

答:我写这本书的万式跟写别的作品一样,舒舒服服地排却居室的大沙发上与元了这本书。因为挡着家里每个人的去路,这常常搞得我的丈夫火冒三丈。


3.写书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趣事或者怪事?

答:书中不断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让我笑得前仰后合。千里飞靴那段实在是太好笑了,还有苏菲不小心把哈尔的套装变大了二十倍的那场,我笑得从沙发上滚到了地上。我丈夫终于忍无可忍,他厉声问道:“自己写的书有什么好笑的?”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可我就是觉得好笑!”然后在地板上滚来滚去。

我想很多读者也会觉得有趣吧。书出版后,我借了一本给住在我大提琴老师家隔壁的一个男孩。我的大提琴老师在半夜被轰隆一声撞击声惊醒了——男孩的父母也是。原来是那个男孩笑得太厉害了,以至于他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时候,从床上摔了下来。


4.哪个角色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

答:人们大都希望哈尔是有真实人物原型的。全世界的年轻女性排长队想要嫁给他。我总觉得如果她们真的嫁给了哈尔,日子一定会很难过。不过姑娘们就是爱他爱得要死。

我曾经见过一个跟哈尔具有一些共同特质的网球明星——一个名叫安德烈.阿加西的美国人。他有着迷人的笑容和一头金发,浑身透着一股活跃劲儿,那隐藏着巨大的技巧。他坦言白己不喜欢发火,还有传言说他每逢大赛就会选择逃避——这简直就是哈尔本人嘛。

另外,把苏菲设定为三姐妹中的老大,这一点和我的个人情况有关。我也是三姐妹中的老大。关于苏菲变老的设定,源于我发现自己有非常严重的牛奶过敏症。我几乎因此丧失了双腿的功能,不得不借助一根手杖走路。我本来还算年轻,但因为这个原因,我突然体会到了年老的滋味。


5.卡西法的平底锅之歌是首真正的歌曲吗?

答:这首歌现在是威尔士橄榄球队的队歌,不过我猜他们现在已经不怎么唱了。说实话这首歌有点儿傻乎乎的,讲的是一个焦头烂额的家庭主妇在一个倒霉的日子里的遭遇。副歌是这样唱的:小汤锅在火上沸腾,大汤锅在底下沸腾,猫味挠伤了小强尼。


6.你最喜欢书里的哪一场?说说原因。

答:整本书我都很喜欢,不过非要我选一场的话,我会选哈尔得了感冒的那一场。写这一场时,碰巧我丈夫得了重感冒。他恐怕称得上是全世界最爱闹腾的感冒患者。他不停呻吟,不停咳嗽,滔滔不绝地抱怨着,不时发出点奇奇怪怪的声音——他擤鼻涕的样子简直就像在吹管弦乐器。他无时无刻不要求吃培根三明治,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通常是裹在别人的睡衣里)在我们面前,喊着因为没人理他他就快要无聊死了。而我所要做的呢,就是把这一切写下来。


7.在写完这本书的四年之后,你写了续集《空中城堡》。它的灵感源自哪里呢?

答:有人给了我一本《一千零一夜》,我这才发现我在《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远没有写尽童话和传说里的那些东西,尤其是那些精灵啦,飞毯啦,所以我当然要写出来。再说,我还想知道英格里王国入侵怪奇吉亚王国后发生了什么呢。


8.2008年,你给我们带来了另一部令人惊喜的续作《迷宫之屋》。能讲讲这个故事的来历吗?

答:关于这个故事我已经构思好些年了。我想写一本以上诺兰国为背景的书,哈尔会以乔装打扮的方式出现在这个故事里。但无论我怎么尝试都还是没法完成它,直到我想到了“迷宫之屋”这个点子。后来查曼出现在我脑子里,这事儿就成了。很自然地,她成了那个和巫师的房子斗智斗勇的角色的不二人选。


9.十多年后重返这哈尔的世界是什么感觉?

答:其实也算不上是“重返”,因为我一直在惦记这件事。早在写《迷宫之屋》之前,我就知道上诺兰国,当然我也对《空中城堡》里的公主的情况一清二楚,我知道她帮自己的老父亲整理了图书馆的目录。真正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卢博克。直到查曼在一朵花里逮到一只卢博克之前,我都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是个什么。


10.书中有你亲朋好友的影子吗?

答:有的,让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是我的一个朋友,她从来不洗衣服。她把衣服装在大袋子里,常常一放就是一年。当她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洗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件又一件她早就已经忘得一干二净的衣服。

还有就是我很确定,瓦伊夫的原型是我儿子的狗,莉莉。它个子很小,是只缠人的小妖精。


11.巫师威廉叔公的“迷宫之屋”和哈尔的“移动城堡”之间有什么奇特的渊源吗?

答:我想有的,事实上它们的原型都是我所住的这栋房子。它又高又窄(就跟哈尔的城堡一样),但我的侄子和侄女经常在里面迷路。它的一个奇特之处在于,如果你从前面的窗户看出去,就好像是一个地方;而如果你从后面看出去,则又像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第一个奇特之处在于,这栋房子大部分的窗户都是波浪形的(全拜二战时炸弹的冲击波所赐),如果你透过波浪形的窗户向外看,往往就像在看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当然,它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我三分之二的书都是在这所房子里写出来的。它还相当有个性。有一次,人们打算重新粉刷一下它的厨房。这让房子觉得痒痒,关掉了所有的暖气片以示抗议。它就是这么个脾气,你只能一笑置之。如果有它不喜欢的人住进来,它还会大发雷霆,冷冰冰地待客,把人三两下赶跑。


12.你的很多书中常常出现被施了魔法的动物。你觉得猫和狗特别有魔力吗?

答:我的家人似乎都喜欢富有个性的宠物,大部分宠物都把我欺负得简直不像话。我们家养的猫咪总爱在墙上行走,狗也非常聪明,甚至都能为自己挑一本像《狗的身体》这样得体的书。

我儿子的狗莉莉,也就是瓦伊夫这个角色的原型,对孩子们的车有绝对的话语权。有一次,孩子们把车停在山上,刹车松开了,车倒着往山下跑。莉莉淡定地坐在里面,丝毫都没一惊一乍——即使车开过了繁华的马路,最终撞上了另一辆车。这车是莉莉的,它知道自己在车里很安全。

我很难想象生活中没有一只意志坚定的猫或狗的陪伴会是怎样的。我现在的猫,多拉贝拉,是一只胖胖的、趾高气扬的三花猫(你知道花猫一般来说都是雌性的,因为它们多了一条 X 染色体吗?)。如果发生了什么反常的事,它会给我一个眼神:“我可不习惯来这套,让它停下来。就是现在。”我猜它说不定是我最严厉的那位姑姑的转世。

我的书里自然也有这些动物的身影:要把它们拒之门外是很难的。唯一不属于我的猫(对不起,猫儿!我其实想说的是我唯一不属于我的猫)是《克里斯托弗.香特的生活》中那只极具魔力的猫——瑟格莫顿的原型。这个家伙的地盘是主街拐角处的一家酒吧,它经常潜伏在一个齐腰高的窗台上,从那里毫不留情地政击任何绕过拐角的狗。当没有狗的时候,它就会大摇大摆地在酒馆外的斑马线上来回走动,阻碍所有的交通。


13.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巫师哈尔了吗?

答:大概不是吧,我现在已经弄明自了哈尔喜欢伪装自己。我多年来一直想写个他乔装打扮成英俊的王子,以搅乱另一个巫师的邪恶计划的故事——那个巫师想利用精灵家的双胞胎儿子。这本书会写完的,到时就会瓜熟蒂落。同时,我手上还有好几个别的故事等着要完成,它们都嚷嚷着:“快把我现在就写出来!”我刚刚写完一本叫《魔法玻璃》的书,讲的是一个男孩被奇怪的生物追杀,其中一些长着触角。这本书里有一只狗,但可不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狗,而是一只“狗人”。


         作者关于动画电影的访谈

1.当听说《哈尔的移动城堡》要拍成动画电影时,你有在么想法?

答:每当我的作品被改编时,我的第一反应总是:天啊,这需要很多人去参与吧!电影、戏剧还有舞蹈基本上都是团队项目。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对其他艺术形式那种每一个细节都受到巨大关注的方式感到震惊:一种“如果我知道你们要花这么多心思,我就不会把它弄得这么复杂”的感觉。如果运气好的话,这种内疚的感觉之后,紧接着就是喜悦。从我的原作出发,人们将会创作出一件截然不同的作品。

事实上,一本书要想在大银幕上或舞台上表现出来,必须要经过改编。书籍通常展现的是人物的内心,而其他媒介形式则集中于表现一种外在的东西。


2.你怎么看待这部电影的制作?

答:一些严肃认真的人特地从日本过来和我讨论这本书。他们很想知道英格里王国到底在哪里,这样他们就可以去实地采风,把它作为电影的背景。当我告诉他们这只是我编出来的时候,他们表示这简直难以置信,坚持要我推荐点儿别的地方。所以我提议去埃克斯莫尔和埃塞克斯的一些小镇。但他们不愿意去我推荐的这些地方,而是去了卡迪夫,那可完全是南辕北辙啊。


3.你喜欢这部电影吗?

答:我觉得电影很精彩。它丰富而怪异,画面也很惊艳。早在我知道宫崎骏打算把《哈尔的移动城堡》拍成动画电影之前,我已经喜欢他的电影很多年了。当我们最终见面的时候,我发现他对我的书的理解是别人所难以达到的。

当然,他也把他个人的想法引人了电影中。比如,一定要有飞行器!我只在书里提到了一句国王正在面临一场战争,而他则把这一点大大地扩充在故事中,往里头塞了不少飞行器和战争场面。二战时,我和宫崎骏都还是孩子,我们对二战的反应似乎大相径庭:我倾向于避开写实的战争(我们都知道战争有多可怕),而宫崎骏(他也清楚这一点)则对此甘之如,总是喜欢一边表现战争的丑恶,一边又用极尽绚烂的画面表现大轰炸这样的场面。我虽对此不敢苟同,不过一想到无数的人花了几年时间辛辛苦苦地画着这部电影中的每一帧画面,心里

就会充满了敬畏。


4.你特别喜欢电影里的哪些场景?

答:我喜欢帽子店的场景,虽然戏份儿不多。还有早餐那一幕,他们在卡西法脑袋上烤着肉、煎着蛋。但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幕,无疑要数苏菲和荒野女巫一边爬宏伟的大理石楼梯,一边气喘吁吁地互骂那段——老苏菲怀里还抱着条狗。这既像是一个让人梦寐以求的场景,又像是一个噩梦,简直太有趣了。


5.电影中的角色和你想的一致吗?

答:哈尔在影片中少了一丝矫情,多了一分英雄气概,我觉得卡西法很出彩。他和我在小说中描述的不太一样,但依旧堪称精彩。而苏菲这个角色也塑造得非常好,尤其是随着影片的进行,这个角色渐入佳境。尽管她是个老女人,但她的行动越来越像一个年轻的女孩。

荒野女巫有一部分是根据我一个比较厉害的姑姑改编的。奇怪的是,影片中女巫的形象很像她,甚至还穿了跟她同样的衣服!


6.那移动城堡呢?

答:当我第一眼看到移动城堡时,我想:“这可不是我写的移动城堡。”但我很欣赏它有自己的脾气,而且常常还显得有些吓人。它既有趣又可怕,一边走一边散架。而我笔下的移动城堡又高又窄,是用黑色的砖块砌成的。待在里面有点儿像待在烟囱里。但宫崎骏显然钟情于更多的细节,把它塑造成了一种极富幻想色彩的东西。


                        后记

2011年3月26日,因为肺癌,戴安娜.韦恩.琼斯,这位伟大的奇幻文学大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那些喜欢她作品的读者,离开了那些因为电影而知道哈尔和苏菲故事的影迷;而关于哈尔和苏菲的故事,也永远停在了《迷宫之屋》之中————这是《哈尔的移动城堡》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书。

2004年11月20日,《哈尔的移动城堡》电影在日本首映,距离现在也过去了18年之久。

仅在此以个人的名义向戴安娜.韦恩.琼斯献上崇高的敬意————你的作品为无数的人带来了快乐,你创作的精神和意志将永远传承。

谢谢你

戴安娜.韦恩.琼斯






【搬运】《哈尔的移动城堡》原著小说作者访谈及作者对动画电影访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