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爱又恨的手机

假期结束了,神兽终于要归笼了。家长们在校门口感叹一个假期的不易,主要的矛头都指向了手机。用手机聊天、看视频、玩游戏......总之神兽们用手机干的一切事情都与学习无关。
我们全家都不太依赖手机,尤其在抖音出现之前。小朋友的业余活动就是跟着奶奶出去游山玩水。在家也是陪着90岁的老婆婆看京剧,看个动画片都要看老婆婆喜欢的,比如每年《熊出没》出品的大电影。所以小朋友对电子产品没有什么认识,有空就是下楼疯或者在家拼乐高,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了上学。
一年级遇上了新冠疫情,所有的课程改成了网课,这可帮小朋友打开了新世界。可以上课、可以聊天、可以玩电子游戏......小朋友一下子被网络世界吸引住了。不止孩子,大人们也在这个时候沦陷在了电子产品里面。办公、购物......甚至阅读、健身这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消遣都开始依赖电子产品。喜欢旅游的爷爷奶奶被封在家里,刷抖音成了他们打发时间的最佳工具。一直去图书馆借书看的我,也在疫情期间习惯了“微信阅读”APP,每天一个手机一杯茶,可以消磨半天时光。小朋友更不用说了,各种作业各种打卡,全部需要上传。就连做个运动都要跟着刘畊宏投屏到电视上。
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我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却已成瘾。电子产品其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马上要开学了,为了戒除小朋友的瘾。在他练琵琶的时候,手机坚决不准带进他的房间。宁可麻烦一些大人也坚持带小朋友去图书馆借书,电子阅读改为纸质阅读。奶奶爷爷拿起了报纸,不再去网络上获取鱼龙混杂的新闻。我们开始下楼跑步、打球、玩飞盘,不再跟健身博主一起跳操。晚上熄灯后,手机都在客厅没有人会在睡前躺着刷手机。
慢慢地,全家对手机不再那么依赖。毕竟家人的陪伴才是有温度的,自己的体验才是最真实的。手机,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应该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工具,让我们更便利而不是更冷漠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