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卢大使言论引爆西方舆论,中国外交风格之变,谁最敏感?

2023-06-09 10:36 作者:瞩望云霄  | 我要投稿

早在4月份,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因为一句所谓的“失言”,质疑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国家地位,引发了欧洲多国政客的激烈攻击,波罗的海三国更是被戳中了肺管子。

近80名欧洲议员联署呼吁法国驱逐卢沙野,法国外交部也要求中国就此做出解释。中国驻法大使馆随后发声明澄清,卢沙野的表态是个人立场。中国外交部也多次回应,尊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国家地位。

在很多人看来,基于友邦惊诧,卢沙野大使的“战狼”帽子太突出,很可能会被撤职,然而一个多月之后似乎事态被平息了。关键是几个“反华”国家似乎更老实了,这个非常有意思。

这里就存在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中国外交官员能不能在电视节目中发表个人观点,或者说中国外交官有没有“言论自由”?西方媒体都在骂中国,攻击中国政府时说自己有“言论自由”,但是又认为中国外交官不能有言论自由,这个就太讽刺了。

近日,卢沙野大使接受法国独立媒体法律视角采访,终于展开了对西方舆论的反击。他强调,他的个人言论与中国官方外交政策并不抵触,有些人小题大做了,自己在电视公开辩论中的言论自由应得到保证。他指出:“针对我的个人观点,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可以讨论,没必要对我发起攻击。”LCI电视台隔天就找其他专家批判和谴责他,很不厚道。

在一些人看来,卢沙野此时再出面解释有画蛇添足之嫌,但是我们也要看清潜藏的信号:他本人并未如西方预期那样因舆论风波被追究责任,依然有表达个人观点的自由。这也意味着,中国外交官员也有权力在非官方场合发表个人意见,西方无法剥夺中国人的言论自由。

我们要明白一点,卢大使所说的话根本没有错,因为波罗的海三国的确存在苏联解体后缺少法律认定的问题。当然,敲打哪些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的原苏联国家,最好的发声者是中国的非官方媒体,而不是卢大使。

但是,由于中国媒体在海外影响力不够强大,这时候外交官以个人身份发表一些符合历史现实的观点就成为一种选择,当然也符合西方言论自由的精神。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日本,中国退役上将孙建国在中日学术研讨论上,只不过打了个比方,提了冲绳独立问题,就把日本人给刺激坏了。这些话当然也不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的立场,关键是敲打日本的效果很好,而且他所说的也符合二战后的波斯坦公告关于冲绳地位的规定。

西方这次之所以反应这么大,就是不适应中国外交人员的“言论自由”,这就是驰名双标了。卢大使再次站出来,就是要西方学会适应,也告诉某些人别再有“友邦惊诧”的想法,中国人现在不吃不一套。

当然,我们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中国需要一批真正国际影响力的民间媒体或自媒体,能在国际舆论场上表达一些中国官方不方便表达的立场。日本和波罗的海三国的确需要敲打,卢大使的所谓“失言”,给我们带来的有反思,也有惊喜,这个该懂的都懂。

卢大使言论引爆西方舆论,中国外交风格之变,谁最敏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