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同人连载】十三:战前计划

【战前计划】
昨天的改思路把这部分计划打乱了,按照原计划,这一章是跟企业有关系的,现在为了结构紧凑,改成直接准备下一场战斗。

第二天一早,当贝法来叫指挥官起床时,看见的却是一团瑟瑟发抖的被子。她心里轻轻一笑,没想到指挥官都累成这样了,还……
可她还没来得及上手掀开被子,就只听刷的一声,指挥官先坐起身子,把被子随便一掀,喘着粗气。他眼睛里布满血丝,头发也乱蓬蓬的,一看就是昨天晚上没睡好。
贝法心里觉得不对,擅自上手摸了摸指挥官的额头,果然,发烧了。其实这倒不让人意外,昨天他吹了一下午的海风,感冒了。
虽然是小病,可是贝法却丝毫不敢怠慢,不由分说,就把他带到了女灶神的医务室,命令他在这躺着玩,哪里都不许去,也不准他见任何人,直到俾斯麦来到了医务室,贝法才识趣的退下。
而指挥官,因为发烧的缘故,也被搞的脑袋昏昏沉沉,浑身无力,自然无法反抗贝法的强权。俾斯麦在指挥室没见着指挥官,一问才知道病了,她心里自是万分焦急,也顾不上铁血的事务,便赶来了医务室。
听着俾斯麦的讲述,他忽然觉得有点愧疚。要知道,舰娘的身体素质是远远优于人类的,她们大部分的病症,不管是身体的还是舰装的,都是连年征战造成的。今天这么折腾,相当于给大家平添麻烦了。
俾斯麦好像并没有察觉到指挥官细微的情感变化,也可能是察觉到了,但她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她接着问,“昨天的侦查情况如何?”
经俾斯麦这么一问,指挥官才想起来,昨天晚上光顾着睡觉了,还忘记了重要的事情——他需要跟各家旗舰开会,而且这个事情必须尽快。昨天,自己和企业的侦查被发现,敌人很可能已经在准备提前进攻港区了,如果大家再不好好准备,恐怕就来不及了。而且,被动防守毕竟于我方不利,如果可能,指挥官更偏向于将战场设置在海洋,或者直接主动出击,直接在碎钻群岛开打。
指挥官叫来贝法,让她把各家旗舰和军师叫来,不能等了,这事必须尽快讨论。
接着指挥官回答俾斯麦道,“情况很不好。昨天下午,要不是有谢菲尔德帮助,恐怕还真不好办了。具体的,等会企业来了,我们一起讨论。”
半小时后,大家准时出现在了医务室门口。看着外面乌泱乌泱的一大群人,就指挥官一个人躺在床上,他多少还有点不好意思,便赶紧招呼大家进来,随便找个敌方坐。
“指挥官,您怎么了?”
“小问题,感冒而已。叫你们来,想必大家也清楚是什么事情。企业,跟大家讲讲你昨天获取的信息吧。”
企业站起身,拿出带在身上的地图挂在墙上,上面已经详细标注了群岛中部防空火力点、码头、战舰和永固性堡垒的位置。昨天她顶着那么猛烈的炮火,依然取得了这么多情报,果然获得过20颗战斗之星的舰娘就是不一般。
“大家请看,防空炮共有约80门40mm机炮,120门20mm机炮,虽然口径都不大,但是它们只覆盖方圆6公里的范围,说是禁飞区一点也不为过。地图上用红色圆圈标注的地方,是某种发射架,不同于侦察机或者战斗机的弹射器,这种发射架被竖直的放在地上,我之前没见过这种设备,大家觉得呢?”
其他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指挥官咳了一声,说,“这东西我好像见过,这应该是导弹发射器。”
指挥官确实没瞎说,海军部也有人说过导弹的事情,正是这种武器逐渐取代了大型战舰。导弹通过喷射燃料发动机驱动,能自行制导飞向目标。虽然装药量不多,但是射程普遍比大口径舰炮远,而且精度极高。指挥官之所以对这东西印象深刻,除了军人天生的敏感,还有就是,在他的观点里,正是这种武器取代了大型战舰的地位。
不过,敌人为何要把导弹安排在群山环绕的群岛中间,这一点指挥官就不知道了,他只能自己解释为,防止被敌人摧毁。
企业继续说,“根据谢菲尔德给我的信息,群岛共有四个永固性钢筋混凝土工事,这些工事内部相当大,储存有大量物资和弹药,敌人相当于直接把高山挖空了。根据已有的资料,基本能确定,这些工事的外墙都是1.5米厚的实心钢筋混凝土板,大型航空炸弹都没法直接击穿。而且,敌人拥有大型战舰约20艘,还有很多人形塞壬驻守。很难攻打。”
昨天指挥官虽然也在碎钻群岛,但是他并没有直接看到敌人到底有多少。当企业这么说时,他还是被吓了一跳,不说别的,就20艘大型战舰就够大家喝一壶了。
指挥官强装镇定,问,“大家怎么看?”
天城说,“主上,如果情况属实,敌人的阵容已经相当庞大。而我们的港区现有舰娘不过二百余人,难以对敌人形成压倒性优势。”
指挥官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指挥官,依我看问题不大,虽然敌人力量强大,但是我们只要严防死守港区,它们怕是也难以对我们造成威胁。”伊丽莎白女王看起来总是很有自信。她的话其实也没问题,只是,如果大家只是为了严防死守,那战略目标就有点偏了。
厌战作为皇家的军师,她说,“我们不能只是防守港区,我们应该将目光放在整场战争……”
伊丽莎白女王明显有些不悦,“嗯?你说什么?”
看得出来,这次会议安排的仓促,大家都没有统一口径。指挥官心说这样也好,他最烦那些空话套话,起码现在大家都能各抒己见。
腓特烈大帝也开口了,说,“我赞同厌战小姐的观点,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指挥官来兴致了,说,“怎么说?”
“我方力量无法形成碾压,最能保证胜利的战术就是出其不意,时间拖的越久,我们胜利的概率就越低。而出其不意的最佳做法就是主动出击,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如果主动出击,我们胜利的概率能有多少?”
“必须全员参战,进行围剿。还要选择合适的战术,将敌人消耗掉,引入我们是先安排的包围圈。即便是这样,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总之……很难做到百分百的把握。”
“难免的。”指挥官轻描淡写的说,“那么战术方面呢?”
“如果将战场安排在群岛,那么有两条路选择。航母战斗群战术或者传统战术,如果使用航母战斗群战术,航母将作为主力,水面战舰辅助航母,优点是战术机动灵活,单轮出击能重创敌军,而且适合在群岛开战,缺点是难以持续输出,需要战列舰辅助,但是战列舰依然需要航母的空中支援,这是一对矛盾。”
“第二种呢?”
“传统对战思路,我想指挥官应该比我清楚吧。”腓特烈大帝微笑道,“驱逐舰在前方侦查情报,雷击敌舰,巡洋舰提供远距离持续性火力输出,战列舰在公海一字排开,用火炮摧毁敌军。航母承担辅助水面舰艇的职责,提供侦查情报,防空支援。”
腓特烈大帝说的没错,指挥官对传统战术已经相当熟悉了,可是战列舰在群岛地区能否发挥出最大价值,这一点还有待考证。但是总体上,大家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看来大家也都默认出击是个可行的方案。
“指挥官,还有一件事。”约克城忽然说话了,“既然我们全员参战,港区防守空虚,如果敌人趁虚而入,那恐怕……”
约克城的话提醒了指挥官,自从他来的第一天,他就觉得这里缺点什么。在他的印象中,军港都应该有各种岸防炮、巡逻舰,而这里却什么都没有。不说是防守空虚的时候,就算是平时,指挥官都担心如果敌人来袭,大家能否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不过一时半会指挥官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只有大体的思路。如果要防守港区,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建一个目标明显的建筑,让这个建筑为大家扛住第一波攻击,而敌人只有突破这个建筑才有继续进攻的可能。不过,这种建筑修建起来虽然不难,却也是劳民伤财,大家都是战斗序列军人,忽然让大家转工程兵了,换谁谁也不乐意,而如果报告给司令部让他们去安排,这事儿又不知道推到猴年马月了。
其实还有个省时省力的办法,直接搬一座现成的建筑,放在岸边,就不用重新修建了。不过,这件事眼下还不急,过了这段时间再说吧。

指挥大军团作战,对指挥官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他指挥过最大的舰队就是护航舰队,共有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组成,而且那还只是护航,不是战斗。如果这次真的要出击,战舰的火力搭配就是一个难题,战场的布置、各种应急预案就更不用提了。
这次怕是任务书、设计书两个文件就得写几百页,真上了战场,虽然指挥官向来谨慎,却也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只是一想到还有这么长的文件要写,就觉得脑壳疼。
散会后,大家都陆续离开了,就剩下俾斯麦还在,她一脸担忧看着指挥官,说,“您脸色不太好啊。”
指挥官无奈的笑笑,“打仗我倒是不怕,一想到还有任务书和应急预案,这些文件就得给我整个半死不活了。”
俾斯麦却蹲下身,悄悄趴到指挥官的耳边,说,“岸防的事,您有想法吗?”
指挥官无奈的摇摇头,说,“没有。你们不嫌弃的话,就只能麻烦你们当一回工兵了,我发誓,绝对不亏待你们。所以……思想工作这块,还得麻烦你啦。”
俾斯麦却没回答,指挥官以为她不高兴了,马上改口道,“不不不……那个,你不愿意也没事,我去找司令部。”
谁料俾斯麦的声音却压得更低了,“您想不想听听我的看法?”
“嗯?”
“我们需要一艘大型战舰,有足够的威慑力,有足够大的排水量,将它停在港区的海面,那就是我们最后的屏障。您就有一艘这样的战舰……”
指挥官心中燃起熊熊烈火,他知道俾斯麦在说什么。可是随即,指挥官就叹了口气,舰娘怎么会懂得人类社会的复杂呢?她们是战斗专家,她们有各自的爱好,却并不懂人类对政治、利益、人际关系的狂热追求。
俾斯麦不解的问,“怎么了?”
她确实不知道蒙大拿号的现况,指挥官只得如实相告,“唉,你说的是蒙大拿号吧。第一,那艘船不是我的,我只是曾经任它的舰长。第二,蒙大拿号实在是太大了,太贵了,它已经被退役了。”
“退役?那它接下来会去哪里?”
指挥官很想编个谎话骗她,他不想让俾斯麦难过,可是想了半天,指挥官竟然没想到一个合适的谎话,只能说,“去拆船厂,它会被拆成废铁,然后卖掉。除非有人出资买下它,这样还能留下船身。”
“什么?”
指挥官听出了俾斯麦的疑惑和愤怒,这种感情,跟指挥官当时听说这件事时的感情,如出一辙。
俾斯麦许久都没说出话,指挥官看着她震惊的样子,又后悔了,他不该跟她说的,伸出手想搂住她。她也是战列舰,是铁血的旗舰,更是铁血精神的象征,但她毕竟还是战列舰,是真正的海上霸主,她从来都不知道,拆解厂将是海上霸主最后的归宿。
俾斯麦稍微摇了摇头,她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没事,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发展吧。我们都是老兵,现在尚能发挥余热而已。我很高兴与指挥官处在同一位置。”
可是指挥官还是听出了她深深的悲伤。指挥官身为舰长,当年入职宣誓时,虽然发誓与战舰共存亡,可是他毕竟是人类,俾斯麦现在的悲伤,指挥官不敢想象,或许她的世界观已经崩塌了。
指挥官拼命想说点什么,他想了半天,俾斯麦并非同情或者怎样,她只是不想一艘战舰的结局要如此悲惨,哪怕更体面一点,她或许也不会说什么。
指挥官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别着急反驳我,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多事情能做的,蒙大拿号的退役生涯还能发光发热。”
“怎么做呢?”
“简单,我们把它偷出来,来回我们的港口,这就是我们最强的岸防工事。”
俾斯麦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是指挥官说出来的话。
指挥官心一横,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蒙大拿就停在帕劳港的干船坞,我们就借来用用,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再还回去,起码让它走的像个战士,你说呢?”
“你确定?要这样做?”俾斯麦还是有点不信,她是伤心,可并非不懂事理,如果真的要偷一艘船出来,那怕是跟直接将枪口对准自己人也差不多。
指挥官用力点点头,他这么坚持,并不完全是为了俾斯麦,也是为了自己——让蒙大拿号就这样躺在船坞,他自己也于心不忍。至于司令部,指挥官也想的非常简单,司令部不是嫌蒙大拿太贵吗?那好,你给我用,我自己供它,这总没问题吧。指挥官把这个道理跟俾斯麦一说,她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两人就暗自决定了,岸防就这么办。
但是,岸防还不需要太急,眼下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出击上。指挥官想好了,一周之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一旦完成,马上出击。岸防可以缓缓。
指挥官没心情继续养病了,他吩咐俾斯麦,回去以后马上给大家放假,然后加强训练,加强戒备,进入战备状态,这次是真的,一周以后,港区所有人将迎来最大的一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