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记我的一次沉淀(文字版)

2022-12-27 13:00 作者:加井布布  | 我要投稿

除了外貌,身材,我年幼时家母最爱讨论的就是我的智商。对此,她的评价和我的外貌和身材一样,我的智商平平。不比别人笨,但也不比别人聪明,普普通通。


小学的时候,我考上了我们那里比较好的小学。那是某知名大学的附属小学。班上除了小部分和我一样考上来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父母在某知名大学工作进来的。因为弱视的缘故,我看不见黑板,所以那个时候我的成绩非常差。


对此,家母告诉我,我的智商不够高。我的父母均不是该大学的教职人员,所以我没有他们的孩子那么好的基因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学时候的我接受了这个观点,理所应当地接受了我的平平无奇。我的基因没有他们好,所以我的智商没有他们高,所以我达不到他们的成就,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但是我那个时候不免感到愤愤不平。为什么我的基因比别人差?为什么我的智商没有别人的高?为什么我就不能是聪明的人?


如果我在小学的时候还是抱着一股反抗的意味在努力的话,初中时候的我完全放弃了对我平凡智商命运的反抗。当我以全校倒数第一的成绩考入我们这里的某重点初中后,迎接我的是全方位的碾压。


家母对此的评价是,以全校倒数第一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说明我是一个很努力的普通人。这所学校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本就智商超群的。


我虽然不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但起码我不愿意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学习很痛苦,但如果我的努力是为了一个宏伟目标的话,我可以忍受脚下的泥泞。可天资平平的我能做到什么呢?这个世界上推动人类进步的,那些得诺贝尔奖的,哪位不是天资聪慧?


一开始,我开始上课摸鱼。但是后来我意识到这是虚度光阴后,我选择逃学去寻找我的意义。因为手里只有饭卡,还经常挨饿。不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不要说吃饭了,没有意义的人生,活着都是累赘。


也是这个时候,家里人决定让我出国。我没发表反对意见,因为我在初中的这些日子里,确实没有找到智商平平的我的归属。


出国后,我很厌恶所有人,因为他们总是喜欢夸我。因为家母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从相貌到内在,没有过人之处的人,所以当我听到他们夸赞后,我理所应当地认为他们在说谎。他们的夸赞之词有多自然,在我看来就是,他们撒谎的时候有多信手拈来。


我去的是一所私立精英高中,所以随之而来的除了贵的离谱的学费,还有不谙世事的同学们。(详情可以看我 美高的最大歧视 视频)我意识到他们虽然有些人去过的地方比我还多,但是他们没有见识过人文的深度。他们虽然来过中国,但是他们只是交换去了上海的私立精英高中。他们虽然去过非洲,但是是由专业人士带领着去自然基地考察。他们没有在中国的大山的农村里驻足。他们没有见识过非洲的贫民窟。


这时,我意识到了我的不同。小时候在没有马桶的乡下长大的我比他们所有人都更了解需要帮助的人。我突然想到了我可以对世界作出的改变:也许我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在学校写过关于乡下的人们的生活的诗;在英语课上我写过关于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资源问题;我甚至花了好几个月做了一个关于农村信教的调查。


我的诗被学校杂志收录;我的论文不仅得了高分,也被班上所有人称赞;我的调查被刊登在了某省级杂志上。可是什么都没有改变。我的唯一的与众不同,居然是个废物。


我也想过亲自做出改变,可是智商平平的我能做什么呢?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可是我也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我发自内心地痛恨着这世界上的不公平,不管是基因带来的智商差距,还是出身带来的资源差距。我同时也痛恨着我的痛恨,因为我没有和它匹敌的能力。


这场博弈进行了很久。我不想,也做不到,就这样忽视掉内心里叫嚣的情感,但也不认为平平无奇的我能改变什么。


之前做农村调研时候的奶奶对我说,你可是好的呀,去美国念书嘞。你以后学下东西,把我们这戈变好咯,好哩呀。


在抹杀掉内心的情感和用我并不灵光的脑瓜硬拼这两个选项中,我选择了后者。我选择接受我现在不聪明的残酷现实,但偏偏要用这个不太聪明的脑子挑战多少聪明的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绝对不是最聪明的人,但在关心贫困山区的人里,我是那为数不多的,真正有能力改变些什么的人。拥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上了大学。


去大学的第一天,我看到图书馆上赫然写着:除非像你这样的人亲力而为,不然什么都不会变好。


前两天回家了,请家母过目了我之前的推理视频,她对我的智商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不过我现在已经对从智商到外貌,一切的夸奖和批评释怀了。我接受我现在所有的不足,所有的平凡,但我同时也拥抱我未来的一切可能。


以及,最近在大学学到了,人类智商其实是会因为阅历改变的。基因对智商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


记我的一次沉淀(文字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