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姆雷特》到《炎拳》(1
复仇到底是什么。
看到仇人过的不如自己就会开心吗,大概不是吧。大多数人,既不想过久居人下的生活,也不想去做所谓的人上人。世界上的多数人,既无法狠下心,违背自己的道德和良知;也无坚定的意志力,去做为苍生立命的圣人,因此,总是过着碌碌无为的一生。临终前自以为度过了充实的一生,然而回顾一生,不过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可笑又可悲。
存在还是毁灭?
毁灭,或者说死亡。只有死亡才是所有生灵最后的庇护所,只有死亡是永远公正的天平,自婴孩时期,死神便深情地凝望着我们,如同望向游子的慈母。我们平等地站在死亡面前。我们不应当恐惧死亡,人是社会关系地总和,人的一生也像一本小说,死神为我们的一生标上句号,写好结语。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或者它真的有意义吗?人只要存在,只要思考就会产生痛苦。人可否毫无信仰的活着?人生值得一过吗?反正都要死,何必奋力活?
然而,这一切可以称得上“无聊”的问题,也都将被为父报仇的熊熊火焰吞噬。一切关于存在的问题都将要短暂的为复仇的哲学让路。
那么,复仇吧!复仇点燃了哈姆雷特除去痛苦以外所剩不多激情,复仇将他塑造成沾满毒药的利剑,怒火烧空了他的精神和灵魂。复仇之人永远地将自己异化为工具。从此,哈姆雷特的人生只剩下复仇。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个干净,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加高尚?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亡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亚)中的经典独白
父亲鬼魂的催促,是哈姆雷特复仇的直接原因。我们不妨更近一步,若是复仇的愿望发自哈姆雷特的内心,他又会陷入怎样更加痛苦的迷茫和无助?复仇的缘由,究竟是源自内心的痛苦和愤怒,还是迫于世俗的道德,逼迫其走上复仇的路?
或者说,复仇,真的有意义吗?除了杀死那个仇人,又能改变什么呢?复仇者也无力挽回已经失去的一切。复仇不仅无法挽回过去,还将失去所有的未来。
复仇源自内心的无力感,对自己无能的憎恨。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克劳狄斯的野心?为什么没能发现母后的软弱?痛恨自己无力与克劳狄斯正面对抗,而克劳狄斯已登上王位,野心也已完成大半。
即使复仇的路是一条单行线,没有回头的可能;即使将直面复仇之后迷茫与空虚,陷入永痕的痛苦,也决意复仇吗?
那么


淦,想写的东西太多,不知从何下手,先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