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员模拟战争62—苏芬春日战争
1966年芬兰在德国的支援下紧急完成了一百余家轻重工业工厂的建设,军事实力与经济强度猛增,又在中联的暗中支持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了仅次于中苏德的中型发达国家。1966年1月,芬兰在德国支持下充当前锋,第1集团军越过边境直接进攻塔伊瓦尔克斯基,引发了科拉半岛战役。
战役由德国第196装甲师与芬兰第1、第2集团军完成,轴心国同时以Dimitili和Lobose为指挥官,向波兰方向集结近900万兵力与3.5万辆坦克,苏联宣布进入紧急战争状态。科拉半岛战役为整场战争的支点与决定性事件,如果芬兰赢了,将会重启巴巴罗萨行动的悲剧,如果芬兰输了,那么苏联就会得到更多的时间。
苏联调集了5个集团军和一个预备集团军来平衡双方的武备水平。仅芬兰第1集团军也有九号A型与B型,以及C型和豹-7共4000辆。而苏军能够对标的坦克只有仍在量产的M5T-12、M4T-12和T-20-D,且整个集团军只有500—600辆该型坦克,大部分还是1965年前生产的M5T-11,而它们装备的95mm炮已经无法击穿对方的装甲了。
第196师率先向坎达拉克沙城发起进攻,并于1966年1月30日宣布歼灭了苏军第49军。随后芬兰第1集团军北上进攻摩尔曼斯克,第2集团军东进塔伊瓦尔克斯基。苏军中将Akayanliv认为该地区已经无法坚守,随后抛弃该地区,撤退到白海沿岸以借用海军航空兵的长程支援。第196师随后北上,并以钳形攻势配合芬兰第9师歼灭了摩尔曼斯克外围要塞的第15师与第30师。此时苏联海军编队已经到达摩尔曼斯克并且向前线不断投送战术轰炸机,显然这是十分有效的行动,因为这些航弹可以将坦克击毁或至少击穿,而德国方的烟云十五并不能对苏-3-E造成太大杀伤——后者是这一时代最灵活的轰炸机。德军的步伐因此而停止,但芬兰集团军的4个步兵师仍然沿山地一路突破对方防线,还有1个空军旅和1个半机械化师伴随3个摩托化营沿各处小道开路前进,在低矮的雪山平原上部署了近500门榴弹炮并对外城的苏军第16师、第17师发动炮击。苏联空军再一次试图对中后线的火箭车和运输队发起轰炸,但是对方的战斗机序列在炮击的支持下已经非常完整。与此同时,苏军的白海防线部署了3个完整的集团军与4个空军旅,完全没有在空中方面给芬兰留下任何机会。但事件有所转机的是,从华沙等地起飞的超长程轰炸机越过苏联的防空线,对苏联防线进行了数次空袭。与此同时芬兰的海军又如此给力,在苏联海军的监视下送进去8艘潜艇与1艘潜水战斗舰。7个芬兰步兵师与4个芬兰装甲师、1个拉脱维亚装甲师在轰炸点打开了一个数公里宽的缺口,苏军紧急向南方撤退。至2月25日,大量的苏军逃入了摩尔曼斯克,这对第196师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刚恢复的坦克优势又消失了。但是芬兰方向的预备队仍然在源源不断地补充缺员。23日—次月2日,芬兰空军一直在挑衅苏联空军的战斗机,尽管芬兰军装备的烟云十五并不能完全打赢苏-4-A战斗机,但是管它呢,打不过就叫陆炮解决。
3月3日,苏联空军终于撤退出了摩尔曼斯克,芬兰占领该城后宣布了科拉半岛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