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吉术中的太岁 率领诸神 统正方位
择吉,古称“选择”,又称“涓吉”,民间叫做"看日子”或“捡日子”.我国旧时非常流行。举凡祭祀祈福,赴任应试、婚姻丧葬、修房动土等都先择一个吉日吉时.然后行之.这种择吉日吉时的方法,即为择吉术.
择吉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从广义上说,一切追求及选择吉祥值息的行为都是“择吉”。包括八卦、太乙、六壬、奇门遁甲、天星、丛辰、建除、堪舆、风角、占星、孤虚等在内的所有术致,都可统称为择吉术,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给人们提供关于言凶的信息的.清人姚承奥《择吉会要》、张祖同《谏吉述正》,都是既有择日选方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又包含有奇门遁甲、六壬、堪舆等内容的,使用的就是广义上的择吉概念.

狭义上的择吉,是指以干支历法为基础,附注以八磐、九星、二十八宿、十二直、六曜、干支五行,井根据年、月、日、时各种神煞进行推算,寻找吉日吉时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方法选择吉利的日时和方位,所以民间直接称之为"择日”看日子"、“捡日”.古代又称为涓吉、政吉.
从唐朝开始,我国社会就出现了一种与历书相结合,专供世人择日办事的术数——择吉术,其具体内容集中反映在被称之为“通书”或“择吉黄历”的小册子中。

在旧时,择吉通书、皇历,常置于一些人的枕边案头,以供百事之需。不论是婚丧嫁娶、修造动土、出行远归、开市立券,还是栽制衣服,洗头洗澡,剪甲修足,都要翻翻皇历,找个“黄道吉日,新中国成立后,择吉皇历不再出版了,但择吉术仍在一部分人中隐秘地口耳相传,择日办事的习俗仍在悄悄地流行,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到来,一部分人的贪求与机遇心理在迅速滋长,那些原来只在民间隐秘流传的择言抄本、万年历,以及从港澳台地区流入的各种精美的择吉通书,竞相流传,充斥于世,世人择吉办事之风更为流行.
然而,那种常置古人案头枕边,作为一般社会常识的择吉通书或黄历,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几乎如同天书一般,笼罩着神秘的光环难以知晓,打开旧时流行的老黄历,迎面而来的“几龙治水” 几人分丙,“几日得辛”、“几牛耕田”是何寓意?

六十甲子男女九官生属表是什么意思?黄历开头的岁德神、金神、八将军、博士、奏书等年神及其方位从何而来?年神方位图中央和每月日历表第一行的九星七色方阵表示什么?
毎日之下的甲子乙丑、金木水火、建除满平、斗牛女虚、赤口先胜、毋仓天马、白虎火煞、每日冲煞、每日胎神、言时凶时等,都是些什么玩意?还有,那每日之下的所宜所忌(如宜結婚姻、忌出行之类)又是怎么来的?总之一句话,古人是根据什么来选择日子和编纂黄历的?
在先秦的历书和求吉活动中,已孕育着后世择吉术的胚胎。到两汉,择吉术在粗糙的竹简历书中正式破土萌芽。辐转到唐代,择吉术羽毛渐丰,发育成形.此后日趋成熟,披红戴绿,变得甜美迷人.自打择吉术产生,从皇帝到官僚士大夫、普通老百姓,无不信向遵从。不论大小公私俗事,都要制翻黄历,推甲干,择吉而行.

择吉术据以判断吉凶的各个系统,如干支、阴阳五行、二十八宿、十二直、六曜,以及数量众多的年、月、日、时各类神煞,在择吉术的所有神煞中,太岁的位分最尊,力量最大,它“率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成岁功.”年月日时及方位或吉或凶,大多依据太岁所处方位,以及众神煞与太岁的相互关系而定。
择吉术利用了自古以来我国思想理论界最优秀的成果,因而给人一种“科学”和可信的感觉。择吉术使每一种事情都与美好的人生理想联系起来,简单易行又实惠,人们从中获得了心理的慰藉,看见了生活的曙光.于是乎,人人信向,个个遵从,遂使择言成为中国民俗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这是深刻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封建帝王和官僚士犬夫也佞信择吉,是因为他们也有对凶祸、失败、疾炳、死亡的畏忌和对吉祥、健康、成功、平安与长寿的期盼。
详情参考图集!
欢迎评论留言免费领取相关古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