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翔】对上海名媛指责过后,我发现错误在我

2023-08-14 20:20 作者:做笔记的庄Sir  | 我要投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相信啊这几天很多人都已经看过呢,一篇名为《我潜伏上海“名媛”群》的这篇文章啊,这个上海名媛呢也在网络上疯狂的刷屏,说六个人呢拼这个丽斯卡尔顿的酒店,双人下午茶套餐,六十个人呢,每人这个一百块钱呢,拼租一天的法拉利,用来这个自拍,或者什么宝格丽酒店的房间,四十个人呢分批依次拍照。


所以当我的朋友提起这则新闻的时候啊,我的第一评价就是虚荣。然后我马上就意识到啊,你一个指头指向别人呢,好像其他指头都在指自己。我不也这么虚荣吗?在我的朋友圈中啊,百分之五十以上似乎都充斥着这种虚荣。当然呢也不都是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有的呢是在炫耀自己的知识,有的在炫耀自己的道德,还有的呢在炫耀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呢则是在炫耀自己看透了功名利禄。


我们呢,很容易轻易地对他人进行道德上的指责,因为这能够满足我们想象中的道德优越啊,甚至可以掩饰我们事实上的道德败坏。所以你会发现经常指责他人某种道德过错的人往往自己也深陷其中无力自拔——习惯指责他人胆小的可能自己也懦弱无比,习惯责备别人生活作风不好的人呢,很可能在性方面是放纵堕落的,至于那种满脑肥肠、尸位素餐之辈,天天发表冠冕堂皇之词啊,自己往往更不干净。


所以人很容易唱高调,因为这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反而可以沽名钓誉啊,掩盖自己的毛病,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当我本能地指责上海名媛的当事人,我就发现自己啊,犯了一个经常犯的错误,那就是道德上的双重标准——


我们很习惯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所以这种特点呢,就是严与律他、宽于律己,我们经常像望远镜一样,永远用小镜头看待别人的错,放的很大很大,但习惯于用大镜头看待自己的错,总是缩得很小很小。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却很容易忽视自己的问题,在指责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快感,获得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尤其当我们指出他人的失败,叫别人无地自容,这会让我们觉得比别人更高一点,从而不断地助长我们的骄傲与自大。


很多时候啊,当我们在别人身上发现自己也有的缺点,我们可能会极力地批评与论断, 一方面我们在批评他人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种自以为是的快感,而这种快感会让我们根本无需为自己的过错而悔改,而另一方面呢,你越是严厉的批评,越是可以在众人面前掩盖我们自己同样的这种罪行。


所以道德使命首先是自律而不是他律,道德谴责的第一步永远是对自己发出来的,我们必须要首先问我们自己在相似的情况中,我们会如何行为。


所以伦敦日报曾经向作家切斯特顿征稿,征稿的题目说社会乱象根源何在,结果切斯特顿的回复是什么呢,在我,社会乱象的根源在我,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幽暗导致的这世上的一切的邪恶。


然而人总是习惯于向他人随意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却很少呢去反思自己,所以因此上海名媛的事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让我自己来自省。当然我不是说人们不能进行道德谴责,而是说当我们在进行道德谴责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排除在道德判断之外,道德判断永远要先自己,然后再是其他人,我们其实每一个人啊,都是问题的一部分。


所以我非常喜欢一个童话故事,其实这个童话是写给成人看的,安徒生写的《影子》。


一个作家总是好奇对面阳台的人家,但看不到,越看不到越想看,所以呢作家的影子就轻易投射到对面的阳台,镜子就看到别人家的一切,后来作家醒来,影子不见了,因为影子长大了,离他而去了。后来影子回来,杀死了主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黑暗的影子,如果我们任由他长大,有一天它就会吞噬我们。


所以如果你总是盯着别人的黑暗而无视自己的内心的幽暗,有一天你的影子是会吞掉你的 ,所以不要对人性抱有过高的期待,永远要警惕我们人性深处的幽暗。


事实上,法治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人性幽暗的假设,所以这是为什么人组成的任何机构都要受到法律严格的约束。


虚荣当然是错误的呀,因为这不真实。所有人的炫耀总是会让别人感到讨厌和虚伪,因为所有的虚荣其实都是在掩饰自己的缺乏,我们不喜欢学者夸耀自己拥有多少的智慧和知识,我们也不喜欢权贵的炫富,我们甚至听到别人夸耀自己的行善,啊比如说我捐了一百名失学儿童,都会让我们觉得厌烦,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活得不真实,炫耀只是想吸引他人的恭维,渴望他人的认同,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虚与不足。


所以人为什么不能虚荣呢,因为我刚才说过,因为虚荣不真实。但是有人就说了,既然人人都这么虚荣,那虚荣不就是常态吗?但是你会发现,从逻辑上来说,我们知道虚荣是不自洽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彻底的虚荣,我们不可能做到彻底的虚假,我们至少希望别人对我们是真实的。我们也会在有些情况下对别人真实,至少你在看医生的时候,你要真实吧。


所以只有真实在逻辑上才是自洽的。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对充满怀疑主义的格劳孔兄弟说,我们生活在两个逻辑极端中,一边是坏事做尽但却流芳百世,一边是一生行善但却身败名裂。作为一个诚实的人,当然充满着危险,但是相比做一个虚荣的人,那种选择更危险呢?


各位同学你觉得呢?谢谢各位!

【罗翔】对上海名媛指责过后,我发现错误在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