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车的日子

(一)
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去泰兴总不喜欢到车站下车,爷爷总有那种说法:“与其去车站换车,不如在路边的站台下,还能减少些时间!”我想这恐怕是爷爷不想浪费时间的习惯,不过就现在看来,到是觉得那一段七拐八绕环城而过的5路车线,实际上也没节约什么时间;相反,显出了慢的味道。记忆里,5路车是从金马商贸城出发的。
这里是起始点,所以总能看着停着一辆空荡荡没有多少乘客的公交车,司机偷闲去上个厕所,或去一旁的小店里买包烟。周围是清一色的家具城,所以我由长途汽车上解徐“龟息大法”(我一直晕车)之后,扑鼻而来的是刺鼻却又有种特殊香味的油漆芳香。这种味道和旧小区里的车库味道差不多,听说喜欢闻这种“汽油味”的人大多晕车。爷节去商店里买一些礼品,我也就爬上了车子,坐在那时还有的长条木板凳,扒着窗户望向那边穿过家具城的小路。
那边,是南门方向;我们,在北门之外。
(二)
生活并不会因为你的思索而停下脚步,相反,会将生活中的不是放大。当一个人的思维太过敏锐反而会显得愚钝、格格不入。所以,暂时放下心中那些由小而发的思索,像普通人一样融入生活之中,总该有那样一面世俗之心的人格。
没想到这种“无微不至”的思想(幻想)其实从小就伴随着我了,当我蹲在金马大道旁的碎石地上,翻找着一块极为普通的石头,忽然想到那样一块小石子,怎么会有幸与我在这里相遇,饶有兴致地注视着它,寻找它与别的石子的不同“也许它是一块有魔力的石头”,怀着这种想法,我把它揣在怀里带回了家。
石子现在当然是找不到了,不过它却已经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正如曾经一片落在我脚边的树叶,与我联系建立的是那样主观臆断的联系。是了,总喜欢关注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一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东西,甚至被"调制解调器"称为一直在思考的沉思者,想着世界的本源。但我一直是这样,只是现在才注意到,这种习惯原来从小就有,而不是学习了什么哲学之后才有的。我很想明白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在哪里,这也许就是答案的一部分。不过,我也只个普遍存在的普通人,还是先把普通人所要做的事做好吧。
【20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