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伏笔
2023-06-21 14:58 作者:bili_85009362737 | 我要投稿
高平陵之变之后的两个评价走向,一种认为,起于几年前的伏笔,就是司马家的不臣之心,早已有之,时至今日,遂有余力去布置;一种认为,早年的司马懿也是诚惶诚恐,无此野心的,只是位极人臣之后被宗亲势力放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后,为家族的长久计,破釜沉舟,遂布局。

我的疑惑是,布局高平陵之变的三年前,被放逐回家的司马懿是真的直到此时才感觉自己对于曹魏而言,就是一块抹布,予取予夺,无比失落,从而忧及家族之未来?还是更早之前,当自己看一群不堪实战的夸夸其谈的宗亲贵族在表演的时候,他就动了他以前没动过的心思,如同当年的曹丞相,这锦绣河山,为何不能为我家所有?
这变局,这布局,这结局,是家天下无法破解的问题,所以只能是司马师、司马昭一代一代做权臣。然后司马炎去夺江山,你死还是我死,这局如何破解?
所以以司马防的家风,司马家“八达”的兄弟友爱,似乎本不该造就司马家上下三代的王爷们相互砍伐的结局。但终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外戚干政就是权臣当道,不是宗亲横行就是宗室凋零,而天下,烽烟四起终究难免。
所以皇帝杀檀道济、杀岳飞,是自毁长城,但他觉得是稳定自己的江山,否则,新一代权臣可能马上要尾大不掉了,干活的人有的是,但是威胁我的人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