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裴注讲解11
《魏书》: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公谓诸将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
很多将领都认为,关西马、韩部队擅长使用长矛,不可阻挡。曹操安慰他们说,“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在我这,不在他们那边。他们就算会用长矛,也找不到可以刺杀的目标,你们只需要看着就好。”
这段话集中体现了曹操的自信。
《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適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沈钦韩:“几为小贼所困”,乃光武之语,操引之以自解耳。
曹操军队要渡河,这时候马超突然杀出来,曹操还坐着,毫无反应。张郃他们见状,赶紧拉曹操入船中。马超在路上放了一大堆箭。众人还担心曹操可能回不来,一见曹操,悲喜交加,曹操笑着说道,“今天差点就被他们射死了。”
沈钦韩分析说,曹操用光武帝的话,是为了自我安慰。这段就是曹操生性乐观的一个表现。
《魏书》:公后日复与遂等会语,诸将曰:"公与虏交语,不宜轻脱,可为木行马以为防遏。"公然之。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曹操去拜见韩遂的时候,诸将提出,“不能远离我们的部队,否则您的安全难以保证。”曹操同意了。韩遂的部将见到曹操,产生了踩踏事件,曹操就说,“你们不是想看我吗?我也是人,没有四只眼,两个嘴巴,只是多一点智慧罢了!”还摆出五千骑兵来震慑韩遂的部队。看得出来,曹操的“多智”体现在这些方面。
《九州春秋》:参军傅幹谏曰:"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与武也;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足以相济,而后王道备矣。往者天下大乱,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然后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公神武震於四海,若脩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则大威有屈而敌心未能服矣。唯明公思虞舜舞干戚之义,全威养德,以道制胜。"公不从,军遂无功。幹字彦材,北地人,终於丞相仓曹属。有子曰玄。
傅玄的父亲傅干劝曹操:“现在不服从您的,是吴蜀,他们占据地利,难以用武力攻克。因此您应该大兴文教,让天下人都归顺您。”曹操不听,亲征吴蜀,结果失败。可以看出,曹操对文化方面的重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