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人性的弱点
可当他意识到这不是个人的复仇,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事情,他感到身单力薄,自己无法承担这样的任务,有了“倒霉的我”这样的感叹。在他的感叹中,我们又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畏惧,这种脆弱是他对历史任务理解过于沉重而产生的一种畏怯,而这种畏怯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他所面对的大的人生困惑,我们有一天或者正在面对,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信仰的悖论
哈姆莱特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在复仇的关键时刻常帮倒忙,他可以在叔叔忏悔时一剑结果了他,可他没有,他服从了基督教的说法,忏悔时死去会上天堂,基督教是禁止自杀的,自杀是有罪的,死后会下地狱,他想自杀,也被告诉是不许的,活与不活的考虑使得他在复仇上总是犹豫和迁延,审慎的思维使他成为灰色的悲观主义者。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利用两周时间自读《哈姆莱特》整部剧本,了解剧情梗概,并在剧本中划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旁边作简要评注。
2.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做成小卡片或用便利贴粘在书上,方便自读时理解剧情,卡片内容为以下三项:
(1)莎士比亚简介及其作品。
(2)《哈姆莱特》剧作人物关系、内容简介。
(3)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悲剧的定义。
3. 分发目标教学课前指导方案,各小组根据方案要求进行组内合作,准备如下学习内容。
(1)第一组:按照教师指定内容自制PPT 板演莎士比亚生平介绍。
(2)第二组:自拍视频介绍莎士比亚相关的名句。
(3)第三组:自制视频讲述哈姆莱特遭遇前的美好生活。
(4)第四组:绘制人物关系图并结合关系图板演哈姆莱特的人生变故。
自读时思考:本剧情节的发展是正常的叙事顺序么?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出戏剧的本质是什么?
4. 带领学生观看影片《哈姆莱特》。
5. 利用QQ 平台,写出对剧本与影视作品的观后感及其差异,各抒己见。
一、目标导入
希腊神话金苹果故事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人的价值,以人为本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他的一部作品不仅代表了他戏剧的最高成就,也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最高成就,这部剧作就是《哈姆莱特》。
二、目标解读
1. 知人论世
第一组代表展示同组同学自制莎士比亚幻灯片,内容如下:
(1)作者坎坷的经历。
(2)莎士比亚生平、成就、作品。
第二组学生代表播放本组自制视频——莎士比亚脍炙人口的名言。
2. 情节内容
(1)播放第三组学生制作的课本节选之前的剧情视频。
(2)用实物展台展示第四组同学画的人物关系图当中比较出色的一幅,请绘图者结合人物关系图板演哈姆莱特的人生变故。
3. 矛盾冲突
提问:同学们通过视频、人物关系图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故事情节,但本剧的发展和我们介绍的顺序是不一致的,本剧第一幕就向我们展开了三道冲击波,父亲惨死,母亲速嫁,王位丢失,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剧写了哪些人物的矛盾冲突?
明确:本剧开门见山写了克劳狄斯与哈姆莱特的矛盾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又写了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的矛盾冲突。
提问:他真正的痛苦来自于与克劳狄斯、雷欧提斯外在的矛盾冲突么?
明确:他真正的痛苦来自于他的内心的矛盾。
4. 品评方法
提问: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一个人(作品中的人物),并深入他的内心?
明确:“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人物关系要理清,勿忘体察作者情。”也就是从剧本中的语言、行为、外貌、心理、神情、人物关系、作者的思想背景方面找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