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发于鸣沙山与月牙泉(2023年7月9日)
赵光发于鸣沙山与月牙泉(2023年7月9日)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它们具有以下九个特点:
位置:鸣沙山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的北麓,月牙泉则位于其北麓,两者距离相近。
形成:鸣沙山是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而月牙泉是由于地下水向上涌出形成的。
名称来源:鸣沙山因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声响而得名,月牙泉则因泉水的形状像新月而得名。
规模:鸣沙山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5米,最深处约5米,而月牙泉则更为小巧,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5米,最深处约5米。
植被:鸣沙山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
景观:鸣沙山和月牙泉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一处自然景观,被誉为“沙漠奇观”。
四奇:月牙泉有“四奇”,即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三宝:月牙泉有三宝,即铁背鱼、五色沙和七星草,这些宝物被视为月牙泉的象征。
文化:鸣沙山和月牙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鸣沙山和月牙泉以其独特的的位置、形成、名称来源、规模、植被、景观、四奇、三宝和文化,展现了大漠戈壁的独特魅力。
赵光发于鸣沙山与月牙泉(2023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