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正常人在网上选择沉默是金?
互联网在中国,日益蓬勃发展,
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
然而负面声音在网上总是不小,
非此即彼、只看立场、爱扣帽子。
一呼百应,一群同类都来支持,
理性的声音永远抵不过这些人。
你发一条评论,只有一个人回复。
只有这一个人,看了你的发言吗?
背后可能几十个,上百人看了呢。
就像我朋友一样,日常上班下班,
刷手机上网,当观众一般不发言。
她在回应我的关切与好奇心之时,
只回复我一个成语——沉默是金。
另一个朋友则说:
知道为什么人长双眼双耳儿,
却只是长着一张嘴的原因吗?
你多听少说,永远不会出错。
事实上,沉默的人才是大多数。
这些人大多持理性平淡的态度,
极端思想永远不会占据主流。
由于中国网民基数问题,
所以看起来显得不少。
你先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不是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呢?
现实社会看起来一片祥和呢,
为何极端的声音看起来很大呢?
进入了一个沉默螺旋的网络环境?

姐姐对此分析几点原因:
先从正常网友角度分析:
第一,时间限制
正常人都是有正事要干的,
极端乐子人却有的是时间,
全天有空在网上发泄极端。
第一点,就根本争不过的。
第二,小心谨慎
信奉小心就能使得万年船,
如果没必要千万别乱发言。
可能以前在网上有过教训。
被这些网友给严重伤害过,
网络暴力现象从来没停过。
要发评论之前就深思熟虑,
认为有必要,才会发出来。

再从发出极端网民的角度分析:
第一,面具效应
虽然已推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但由于这个模式强调前台自愿。
在竞争压力增大的社会环境下,
有的认为还是要在网上发泄下。
低成本零压力,网上戴了面具,
“抱怨抱怨”,网警同志奈我何?
第二,情绪主导
理性和感性思维看同一个问题,
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完全迥异的。
感性思维就是情绪脑在起作用,
理性思维就是理性脑在起作用。
现今网络不缺信息,信息泛滥。
在这种网络现状之下,
极端的观点容易受到关注,
正常的观点容易被人忽视。
一些人由于自身不顺,
选择带着情绪脑上网,
把理性脑压制,丢到一边。
还认为非我同类其心必异,
就会发出极端不堪的言论。
第三,群体茧房
受到社交媒体推荐算法影响,
一个喜欢看负面信息的网民,
其推荐必定充满了各种负面。
面对不懂的人就属对牛弹琴,
每个人都喜欢能理解自己的。
极端乐子之人在网络上发言,
让同类人看见了,就是知音。
肯定会站出来,支持站台的。
而这些理性平淡的人看了后,
沉默的原因就是怕惹一身骚,
不回复不掺和,要明哲保身。
认为没有必要为他人的无知,
选择大量浪费掉自己的口水,
就当见识人类物种的多样性。
同一个事情在不同角度看,
结论可能是不一样有差异的。
把它形象比作是六个面的魔方,
结果他们只看到其中一两个面,
只有两个极端,没有中间地带。
立场即正确,只用它思考问题,
好给人贴标签、扣上种种帽子。
读书有没有用,都能引发大战。
无情怒喷持有其他意见的网友,
还感觉自己掌握了天下的真理。
若回复他,就会无情的被怼被喷。
最后只会坏了你一天的好心情,
好心就当被狗咬了一样难受。
我深深理解这些人的现状,
但理解不代表赞同其行为。
为网络制造垃圾不可取,
还要麻烦别人花时间扫,
败坏他人上网的好心情。
净化网络环境,从我做起!
最后说一段题外感叹之言:
你看不见的是许多人虽然网上沉默,
白天拥有无限力量,又在深夜痛哭。
将白天发生的事反复琢磨反复思考,
最后怀着满心的希望,沉沉睡去。
希望又开始自己崭新的一天生活。
人要有希望感,才能活的更好。
丧失了希望感,就是行尸走肉。
感谢您的阅读,下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