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 - 纠正训练计划的问题!—— 三大训练原则 (上集)

感谢哔哩哔哩,up主,
kent说,教的健身知识
原视频为
标题:自查-纠正训练计划的问题!----三大训练原则(上集)
主题:三大训练原则
根据视频内容,记录一下。
最好去看原视频,并一键三连喔😲
主要分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我刚看完尝试复述一遍,未必准确。
第二部分主要根据视频内容,不过建议还是看原视频。
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三大训练原则:
1,专项性
2,超负荷
3,循序渐进
专项性原则就是按照你想要的效果去选择不同的训练,就像你想胸肌大就练胸肌。
超负荷原则是训练强度要比你习惯的强度高
循序渐进原则是一点一点的提升强度或运动量。
我主要记得的就这些了。
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今日主题:
训练计划的制定(上)
(ppt内容)
制定完美的训练计划:
1,训练原则
2,训练强度
3,训练动作
4,训练频率
5,训练动作顺序
6,训练负重
7,每组训练次数
8,训练组数
9,组间休息时间
10,总结
有效的训练来自:心理,生理方面
心里层面:
1,训练热情
2,训练心态
3,情绪处理
人生智慧决定一切。
生理层面:每个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制定训练计划的原则:
1,专项性原则
定义:运动者以特定方式训练以产生身体特定变化和训练结果的方法。
想要得到什么训练效果,必须按照得到那个效果的方法来训练。
常见错误现象
想要减肥,却做有氧运动,肌肉减少,代谢减少,脂肪容易堆积,变胖。
想要减肥
想抗阻力训练减肥,但小重量多次数,没有锻炼到体积型肌纤维,达不到提高代谢,减肥的效果。
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是因为没有遵守专项性原则。
结论:时刻注意训练目标和训练手段保持一致。
2,超负荷原则
定义:训练制定的负荷要超越训练者已经适应的负荷。
无论是强度,数量或者时间,要超过身体所能应付的。一旦可以应付当前训练内容,训练进步就会停止。
结论,时刻注意适时调整(增加)训练强度。
3,循序渐进原则
定义:使用正确的节奏增加负荷。
提升训练强度,次数和时间时,要掌握一个科学的速度。
提升训练压力的方法很多:
1,增加负荷
2,减少组间休息时间
3,增加训练难度
使用正确的节奏提升训练压力。
三个原则灵活运用才是最高境界。
说话部分
关于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
什么样的训练对你来说是有效的?
在生理层面,介绍3个重要的训练原则。
心理层面包含,你的训练热情,训练心态,克服各种因为训练带来的情绪问题。每个人的智慧不同,因此,对待各种不同的事情的认知和方法不同。
这些不属于训练计划制定的专业范畴。
在生理层面,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相似的,当然,骨骼,肌肉,力量,内脏器官,激素的分泌等等,有很大的差别,但只要你属于人类,这项方面都是类似的,我们可以使用相同的制定训练计划的方式。
第一个原则:专项性原则
专项性这个术语,是德国的运动学家在1945年首次提出的,指的是,运动员以特定方式训练,以产生特定的身体变化和训练结果的方法。
就是你想得到什么样的训练效果,你必须以得到这种训练效果的那种训练方式来训练。例如,你想要胸肌生长,那么,你就要做胸肌的训练。听起来很简单,其实真的不那么简单。
有些人想减肥,就跑步,等有氧运动,虽然减少了体重,身体的脂肪的比例反而提高了,反而比原本更胖了,没有选择最佳的减肥手段,主要是因为没有贯彻专项性原则,应该的做法事增加肌肉体积型肌纤维的抗阻力训练,控制饮食,才能减肥成功。但是在抗阻力训练时,你每次做15-20次的训练,想通过高次数来减肥,要知道每组训练在12次以上,那么你的训练目标就变成耐力型肌纤维,你的体积型肌纤维还是无法得到很好的训练,结果,你的减肥训练还是脱离了专项性原则。
训练是讲究科学的,一顿路乱练,你可能比以前更加健康,或者更加强壮,或者体重更小,但是你一定没有使用最佳的训练方案。因此,想要什么样的训练结果,选择的训练手段,一定要跟你的训练目标保持一致,不然你就难免浪费了自己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可能不是那么难以完成的目标,结果就是完成不了,或者完成的不完美。
第二个原则:超负荷原则
所谓超负荷原则,就是在训练设定的负荷要超过训练者已经适应的训练负荷。
说人话的解释就是,你的训练无论是强度,数量和时间,一定要超过你能力所能应付的,一旦可以应付目前的训练内容,你的进步就会停止。
举例说明,一个人想要增加自己的胸大肌,他选择在家里做俯卧撑,开始时,他只能做8次做3组,那么他训练了自己的体积型肌纤维,过一段时间,他胸大肌的力量和体积都有所增加,如果他继续每组做8次做3组的话,他的进步就会停止,想要胸肌继续生长,他就要增加到每组做8-12次,做4-6组,只有不停的增加负荷,才能使想要达到的目标得以实现,对于大多数运动而言,超负荷原则,主要是通过训练强度来实现的,而并不是,提高训练次数和时间。
第三个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训练计划想要达到不断提升训练效果的目的,那么训练强度需要不断的增加。通过我们前面讲的,超负荷原则,我们可以了解,无论什么运动,无论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柔韧训练,核心训练,需要不断提升给身体的压力,才能不停的进步,提升压力的手段有很多,例如增加训练负荷,缩短训练每组间的休息时间,增加训练的难度等等。要使用正确的节奏来增加负荷。
如果训练强度增加太快或太慢,都会影响训练效果,或者出现运动损伤。
换一种简单的说法就是,在提高训练强度次数和时间时,要掌握很好的节奏,节奏太快,就会出现过度训练或者受伤的问题,节奏太慢,进步的速度就慢,甚至停顿。循序渐进原则就是研究什么样的进度,节奏是合适的。
这三个原则在理论上,或分开讲都很简单,但是这三个原则安排在一起时,就会有很多的变化,尤其是专项性原则。
——————
第三部分,再复述试试。
主要关键词:
训练计划制定方法
心理,生理,
专项性,超负荷,循序渐进
这一部分我主要按照关键字尝试说一遍。
这部分主要就是锻炼口头说话能力了。再顺便看看能记得多少。未必准确。
这一节主要讲训练计划制定方法。
训练计划制定方法主要有十个方面,包括训练强,次数,组间休息训练动作等等。
我们现在讲的训练计划制定主要是讲生理方面的。
心理方面,因为每个人的训练热情,训练态度以及处理情绪的方法都不同,结果也不同。
而生理层面上基本上我们都是人,基本上都是差差不多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相似的训练计划。
生理上的训练计划制定有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专项性原则。就是我们。想要什么目标或者效果,就要按照能得到那种目标或效果的训练方式来训练。
就像我们想要减肥。但是选择了有氧训练的话,就达不到我们减肥的目的,就没有,就不符合专项性原则。例如同样是减肥,但选择了抗阻力训练,每组训练了12次以上。这样就锻炼了耐力型肌纤维,体积型肌纤维就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就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第二个原则就是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原则就是说我们每次训练的次数,强度等,都应该超过我们已经适应的。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新手在家训练锻炼俯卧撑每次做八,每组做八次,然后做三组,在一开始它的体积型肌纤维是可以得到提升,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就已经适应了这种强度了。这时他再继续这样做就得不到进步,就只能停顿了,如果想要继续进步的话,那么他可能就要每组做8~12次,然后再增加几组,这样他才能继续提升。
第三个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就是按照我们个人的能力,科学的增加我们的负荷。如果我们的重量次数等提升的太快,负荷提升的太快,那么就容易就容易引起运动损伤。如果负荷等提升的负荷强度,次数等提升的太慢,则进步没有进步或者进步速度减慢,有些可以达到的目标却一直达不到。
这三个原则在理论上看或者说分开来看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当三种融会贯通的话,就需要有有就有很大的难度了,特别是专项性原则。
感觉打字的话,有多一点的时间可以思考,如果说话的话,要边思考边说,脑子好像有点转不过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