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充满情怀的文集——园丁拾零
好书推荐
《园丁拾零》
“植树栽花四路忙,全民奋战在山冈。神州强盛繁荣梦,不只园丁心意长。”本诗摘选自文集《园丁拾零》,是作者邹克斯老师与树上微出版合作打造的第二本精品图书。
作者邹克斯在中学教育行业工作了一辈子,终生以做一个“勤于耕耘的园丁”自勉。退休已20年,但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莘莘学子的爱心,对众多同窗、学友、同行的敬仰和怀念并未休止。
本书内容分为文稿和诗词两部分。多数是作者在退休后写的,带有回忆从教生涯的性质,故取名《园丁拾零》。
2021年1月作者出版了一部内容以格律诗词为主的作品《荷塘诗词选》,与本书高度相关,二者可谓姊妹篇。
本书已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新书资讯被新浪微博、豆瓣、知乎、小红书、百度贴吧、搜狐号、简书号等知名平台争相报道中!
“勤于耕耘的园丁” ✦
About the author
将这些零碎材料按时间顺序收集起来汇编成一册,名曰《园丁拾零》,带有回忆录的性质,算是献给有关单位、有关学校、同事和朋友们的一点历史参考资料,希望能一并供有兴趣的人们交流学习。
——邹克斯
图源/树上微出版摄影
邹克斯
1942年农历八月出生,籍贯湖南省长沙市;
1966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醴陵和长沙市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学校党政工作;
出版作品《荷塘诗词选》《园丁拾零》。
诗词篇✦
Poetry
《赞金汇园庆祝建党百年儿童摄影展》
张张笑脸满阳光,建党高招百岁妆。
金汇园中添美景,同升街道赞贤良。
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精神传四方。
世代继承红色谱,中华昌盛写新章。
首句平起平收式,下平声【七阳】韵。
《四季花开》
初冬银杏叶金黄,园圃菊花犹艳妆。
春夏秋冬轮换转,神州四季美风光。
首句平起平收式,下平声【七阳】韵,第二句孤平拗。
立意教学浅试 ✦
Excerpts from articles
作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立意能力的发展。不少学生写起文章来往往是“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说到哪儿到哪儿”,语无伦次,不着边际。结果不是写成了“流水账”,就是开起了“杂货铺”,中心不明确。
一句话——立意能力相当差。现代社会生活的迅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立意能力,表达能力。不可想象,一个立意能力相当差的人,怎么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怎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呢?在作文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一些办法。
在讲读中指引
培养立意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在“讲读”课文的实践中去操练。教师必须在讲读课文时加强指引,教会学生读懂课文的立意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立意的,从而使学生懂得立意的重要性和技巧。
过去我讲读课文往往简单省事,讲书不教读。讲读课文时,习惯于一些固定模式。分析讲解课文后,把课文的中心思想(或曰中心内容、主题思想),亦即立意板书一下完事,把讲读课文与作文教学割裂开了。而学生对课文立意也没多琢磨,把读课文与作文割裂开,写起文章来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没有明确的中心。
记得我所教的高77班读高一时,结合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教学,我曾要求学生做过《从小学到中学》和《初中生活回忆》的作文练习,普遍的毛病是写得散乱,没有明确的中心。因而我在分析讲解课文时开始注意摈弃那些固定模式,修正把课文的立意板书一下了事的旧方法,结合作文教学狠抓立意教学这一环。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郁达夫的《书塾与学堂》,都是写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学校生活。这两个名篇在立意方面都可以给人启示。在教学郁达夫的《书塾与学堂》这篇课文时,我在讲解这篇课文的立意方面特别下了一点心思。
我要求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具体分析比较,同是写少年儿童时代生活,同是写学校生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郁达夫的《书塾与学堂》,在内容上有何异同,为什么有这些异同,这两篇散文为什么给人的印象都这么深刻,并要求学生做作文练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想内容分析》和《从〈书塾与学堂〉我看到了___》。
通过具体分析比较,学生认识到了好的文章很注意立意,都有个新颖的中心思想。这两篇散文的立意都隐含着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嘲讽,所不同的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偏重从儿童的生活情趣方面来表现,而郁达夫的《书塾与学堂》偏重从儿童在学堂所受的思想影响来表现。
虽然记叙的侧重点不同,但由于都有个明确的立意即嘲讽封建教育制度,所以给人印象都极深。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文章要有感染力,有生命力,有意义,就必须有个明确的中心,要在立意上动心思。
作了这样一些讲读之后,学生在做《高中生活琐忆》这一类作文练习时,中心明确多了,篇章也紧凑得多了。
作品延伸 ✦
More books
《荷塘诗词选》
邹克斯著
ISBN 978-7-5317-4955-4
本着“诗歌是冲锋的号角,战斗的鼓点,时代的旗帜”的原则汇编而成,完全按时间顺序编排,体现了日记和自传的特点。这本诗词选既有国学特色,又有时代教育意义。
如果您有出书的梦想,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出书,如果您感觉孤军奋战,需要专业的团队支持,那么您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