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轮履两用的步战车,苏联911工程

2022-01-15 23:15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轮履两用设计是装甲车辆发展史上一个短暂的技术分支,主要存在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间段,当时履带技术还有待完善,人们通过增加轮式结构,从而让车辆获得优秀的公路速度和越野性能。这种设计在二战后就很少出现了,苏联研制过几款,其中就包括911工程。

苏联自身国土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广袤土地上缺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对车辆的通过性要求很高,911工程是1963年提出的,它本身就是为了打造一款优秀地形适应能力的两栖车辆。

911工程拥有和其他苏联步战车相似的造型,车体后部安装一台300马力柴油发动机,使用机械传动。步战车安装了常规的履带式行走装置,有5对空心负重轮,3对托带轮,主动轮在后,它能让步战车拥有最大57千米/的最大速度。

与其他轮履两用车不同,911工程将2轴4轮安装在了车腹履带内侧,通过液压设备升降,动力只驱动后车轮,前轮负责转向。这种设计导致轮距较小,给人一种不太稳定的感觉,车轮取自飞机起落架机轮,缺点是耐磨性差,好处是承载能力强,它能让步战车达到108千米的最大公路时速。车轮具备水上行驶能力,水上通过喷水器驱动,最大速度10千米/小时。

履带部分拥有液压张紧机构,避免履带过紧或过松,车轮-履带的转换由驾驶员控制,转换过程约3分钟,驾驶员拥有带液压助力的方向盘。

步战车标配2名车组,除了驾驶员之外还有在炮塔内的车长,他兼任炮手、装填手,扁平的炮塔内安装一门2A28型73毫米低压滑膛炮,备弹40发,火炮俯仰角度为-4°~30°,辅助武器为一挺7.62毫米机枪,备弹2000发。

911工程造型低矮,整车重量只有约12吨,车长约6.7米,宽约2.94米,高约2米,除了车组之外车内还能搭载最多8名士兵。因为车体重量和尺寸等限制,它在装甲防护方面一般,可能与BMP-1相差不大。

苏联生产了一辆911工程原型车, 并在1964年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测试证明了轮履两用确实达到了设计预期,通过模式的转换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尤其是公路机动能力比其他履带式车辆强很多。不过它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结构复杂、操作和维修困难的缺陷,位于车腹的车轮无法完全收入车体内,越野机动的时候车轮可能会压到突起物,反过来把履带给顶起来失去抓地力。

综合考虑之下,苏联没有继续改进911工程,苏军装备了BMP系列步战车,这说明他们还是回归到常规设计,弃用了结构复杂的轮履两用设计,911工程原型车则存放在博物馆内。


轮履两用的步战车,苏联911工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