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懒人阅读第一天——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2-07-09 20:25 作者:剑哥备课笔记  | 我要投稿


托福听说读写四个单项中,阅读应该是最容易冲满分的单项。除了保证基础阅读能力(单词、句法)之外,还需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不是阅读能力不够,而是阅读方法不对。


我的阅读方法论核心是以下四点:

1. 既然是阅读理解,都不阅读,何谈理解?阅读行为一定要前置,不建议直接进题目。

2. 阅读理解≠阅读翻译,重在理解,不要逐字翻译,因此生词不是影响理解的第一障碍;

3. 用脑子做阅读,不要只用眼睛,读前先想,边读边想,慢慢来会比较快;

4. 脑记为主,笔记为辅,用阅读笔记来约束阅读行为和把握文章框架,形成思维框架(mental framework)。

 

那如何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


主要三个方面可以检测:

1. 是否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什么?

2. 有哪些观点,谁重要,谁次要?

3. 分别举了哪些例子?


其实就是ETS要求的:

主要观点、次要观点、观点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还有信息之间的联系等。

 


读懂了文章,就一定能做对题目;

题目没做对,一定是没读懂文章。

这个逻辑很简单。


所以阅读主要两大核心:读懂文章+应对题型。


读懂文章,对应阅读方法论;

应对题型,就是明确考点。

十大题型可以分成三类,每种题型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有的技巧性比较强,有的必须要读懂局部细节信息,有的仅靠笔记就可以解题。

 

题型没有难点,重点全在读懂文章上。

 

学生一般都会按照文章的类型来预判文章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有些同学就觉得天文地质类文章根本不可能读懂,也有同学对生物类文章不敏感。有些同学对于自己有一定知识背景的文章,接受度会比较好。因此有些阅读教学模式就是按照文章类型分类。(我也会帮大家做个分类,按照学科备考,通过语料库来熟悉话题,也是一个好的备考方法。详见第七天内容)


但是这个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ETS说了,只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入门级知识,不会太深,因为要避免对特定专业领域的考生有特别的照顾或偏见。因此,类似于只要是天文的文章就读不懂的借口,在我这里是不成立的。比如TPO40古雅典和TPO50的巴西独立是两篇的典型的历史类文章,学生刚看到标题,畏难情绪油然而起,但是如果按照以下阅读方式,阅读行为其实是不受文章类型影响的。

 

先看如何利用阅读笔记读懂文章。


(来自托福100+学员张昃畅:)


通过阅读笔记,可以有效帮助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在说什么,主要说了些什么,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重要程度和关系。

(阅读笔记的方法在第三天会做具体说明)


那下一步就是做题了。

一个题目做完了以后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对,要么错。但是蒙对算错。做对了,我们就要想下次如果能够再做对,做对的方法是否能够复制;做错了,就要想阅读能力哪里出现了缺陷,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下次就不要再错。


这时候整个过程就简单了。

十大题型,三个类别:

与文章几乎不相关(词汇、指代、句子插入、句子简化),方法性很强,可以不用回原文;

与文章部分相关(推断、修辞目的),审好题干问的是“谁”以及“谁的什么”,点到点精准定位,耐心理解局部信息,大方向上原因往前,影响往后;

与文章紧密相关(事实信息、否定事实信息、summary或表格),主要靠阅读笔记,能不回原文,就不回原文。

(题型解题策略懒人第四天开始有详细介绍)



最后一步是做好重点词汇梳理和句子解析。

(句法是懒人第二天的内容)


所以“越过生词做理解”的能力,并且考场上不跟单句意思死磕,“不那么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的心态,是要在上考场之前训练好的。因此总是拿生词作为理解障碍的借口,就是不成立的了。  


第一天的内容,也定下了后面六天的内容框架:

“七天”过后,一起通关阅读吧!


懒人阅读第一天——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