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全国通用)——阿里木江

2023-07-31 09:03 作者:安徒生丢了童话否  | 我要投稿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中心理解题⭐⭐⭐⭐⭐

  1. 宏观行文:有总有分、提对策、并列。
  2. 微观行文:转折、因果、递进、必要条件、并列。

内容大于形势,对策大于空谈。

选项中看所给选项的出身(服务员不选)如果纠结进行反推

标题填入题

概括全面是重点,生动凝练是添彩

态度理解题

找文段的观点:有明确观点、隐含观点/无观点

道理启示题

不要就事论事,找结果分析原因悟出道理

词句理解题(定位原文,理解词句)

  1. 一般词句:重点看相近词句/标志(冒号+破折号)/无法理解时全部读
  2. 指示代词:重点看前文语句,一般就近理解就可以/重点看主谓宾不要被状语迷惑

提炼关键词:划分层次找中心句,包含主体中心话题

语句填空题

  1. 横线在结尾总结前文/如果前文出现分析问题要提对策
  2. 横线在开头:注意话题一致,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不可提出对策
  3. 横线在中间:注意话题一致,承上启下

接语选择题灵活运用:直接看题干最后一句)

1.仅有一个选项与尾句话题一致:直接选

2.有两个以上选项与尾句话题一致:结合前文

常见干扰项:文段中已经论述过的内容(与前文话题相关的内容)】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逻辑填空题(逻辑点)⭐⭐⭐⭐⭐

两个角度:从语境中分析;在选项里对比

合理假设,小心求证

合理假设:

①找搭配:主 谓 宾(着重关注“”前后)

②找解释:横逗冒号破折号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第5节——... P5 - 02:10:09


  • 同一句话出现重复

③找关联:转折、并列、递进、因果、条件

  • 部分注意上下文
  • 前后近义或反义,词性必须一致;三并列:AAA ABC
  • 语义倾向一致,但程度前轻后重
  • 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
  • 条件与结果之间存在对应

小心求证:

①程度轻重

②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③形象化表达:比喻、拟人

④语法搭配

细节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

1.无中生有

2.概念偷换

3.偷换时态:将来时、完成时、进行时

4.偷换语气

5.无关对比

语句排序题【三步走战略(注意话题一致)】

1.根据选项提示,对比后确定首句(对比排除)

  • 下定义、提出观点、背景引入
  • 非首句特征:关联词后半部分单独出现;指代词指代不明;比如.......;(“正如”伺候观点)

2.确定捆绑/确定顺序/确定尾句(同时进行)

  • 指代词捆绑:这、那、他、该、其、这些、那些、他们单复数
  • 关联词捆绑
  • 时间顺序:过去 现在 未来;唐宋元明清

欧洲中世纪: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

  • 逻辑顺序:观点+解释说明;X与Y的结构:先X与Y
  • 确定尾句:总结、对策

3.考虑验证自己基本锁定的答案(也可以不进行)

篇章阅读题

快速标段落序号、判断做题顺序、再针对性地阅读。

例子为观点服务

词语积累

  • 经天纬地: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形容人
  • 居安思危: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强调做
  • 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比喻事先好准备。(强调做
  • 防患未
  • :在事故发生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 亡羊补牢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 斗而铸兵、斗而铸锥:临到打仗才去住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
  • 不分轩轾:指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者看法差不多。
  • 不分畛(zhen)域:指不分区域。畛域:界限,范围。
  • 不谋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思或行动上却完全一致。
  • 不爽毫厘:形容两者接近、很相似。爽:差错。
  • 养痈遗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 讳疾忌医: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即使是波涛汹涌、浊浪排空,亦能从容自信

期待着乘风破浪、急流勇进,如愿顺利上岸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全国通用)——阿里木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