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料理】流水线「制造」内容,观众审美疲劳,是百大UP主的最终归宿?

做个课代表吧!
一、背景及目的
在自媒体个人及小型工作室中,将内容制作流程化,部分环节外包,是提高内容生产效率的常用操作。
但制作中,脚本、封面、标题将随着作品成熟度,呈现模版化和套路化的特征,这类作品,暂称为「公式作品」。
在此次视频中,笔者希望探求适合中小自媒体人的内容制作流程;并发掘一些方法论,尽可能避免「公式作品」的审美疲劳,保持创作活力,延长博主生命周期。
二、分析过程
提取绵羊料理的爆款脚本结构,分析其诞生路径,发现:
绵羊料理的视频公式如下,未有过较大变更。

优化迭代在增加博主本「人」要素,也就是去电视剧化。
1、开头-真人开场,逐步去掉了定格动画。
2、备料/制作-从原来的俯拍镜头到含人物的全景镜头
3、结尾-增加叠词、押韵文案风格,逐步放飞自我,后来这风格延伸到各个环节

三、对新人自媒体博主的启迪
1、找到自己所在赛道的「内容公式」,每个步骤优化到基础线上;
2、在1点基础上,在开头和结尾逐渐植入个人风格,包括但不限于语言风格。
(可以和绵羊一样,先做几期vlog进行练习,测试反馈,逐步克服露脸出镜,张水泥也是用相同的方法)
四、工业化对自媒体行业的影响
是必然的,也是有帮助的。
视频效率的提升,可以让博主有更多实现去发挥灵感创作,不过由于绵羊是一个稳中求变的博主,在公式作品中做到最佳,已经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可能这个问题只有绵羊本人可解。
这里不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