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市场都在讨论科创ETF?

2020-11-16 18:05 作者:一地基毛666  | 我要投稿



本周市场最靓的仔毫无疑问就是4只科创ETF。

9月22日,首批4只科创ETF公开募集,虽然每只产品的募集上限仅50亿元,但当日狂卖近1000亿元,最终产品只得配售,不少投资者与之失之交臂。随着产品封闭期结束登陆二级市场,投资者将弥补错过上次机会的遗憾。

此外,由于ETF产品交易最小单位为1手,根据基金最新净值,约为1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门槛,为资金量不及科创板投资门槛的投资者提供了真正直接参与的机会。

为啥全市场都在追逐科创ETF?

要说科创ETF,就不得不先说说科创板。

大家都知道科创板诞生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之下,所以它的定位非常高,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而来,需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放宽对盈利和公司结构的限制,使研发型企业、拟回A股上市企业成功对接大陆资本市场。


因此我们看到科创板聚集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卫生、智能制造等朝阳行业中的佼佼者。另外,科创板后续还将有更多优质企业上市,这些公司无疑也是未来国家战略的侧重点,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都将向它们倾斜。

而科创50指数又是从科创板中选取 50 只流动性好、有代表性的股票编制而成,所以它的价值不言而喻。

巴菲特曾说过“投资就是投国运”,一定程度上配置科创ETF就相当于配置了未来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方向,投资了“国运”。

科创板未来潜力巨大


从基本面来看,科创板、创业板和沪深300是A股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数,它们挂钩的是三个来自不同维度的优质资产。

对比三个板块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可以发现,科创板的成长性要明显高出其他两个板块。此外,科创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12.82%,而排名第二的创业板仅7.7%,这意味着科创板更具增长潜力。

从资金面来看,内部居民存款、社保基金等还有大量释放空间,外部中国资本市场近2年一直是国际市场的宠儿,外资持续净流入的趋势还未放缓。

进一步细分来看,数据较为透明的公募基金在2020年三季度重仓股中科创板股票的持仓市值占比仅为 1.66%,对近八成的科创板个股配置规模不足 0.5 亿元,大量科创板个股的投资价值有待挖掘。

另外,普通投资者作为A股的重要参与主体,此前由于门槛限制并没有办法直接参与科创板投资,而科创50ETF的上市交易也就意味着他们将真正加入游戏,这部分力量同样无法忽视。

科创ETF代表国内指数产品顶尖水平

接下来,再说说产品层面。正如上文所说,科创板定位是国家战略,每一步都走的非常审慎。因此我们看到监管层在科创ETF产品上的“良苦用心”,选出了市场上指数管理能力最强的四家公募基金来运作首批产品。

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例,该公司在管理规模、产品体系、跟踪误差、风险控制、做市商服务、产品创新等六大核心方面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工银瑞信基金在指数产品规模位列行业第一梯队。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工银瑞信指数型基金的规模达458亿元,2019年以来的规模增长率达117%,占非货基规模的比例达17%,居银行系公募第一。

工银瑞信基金拥有全覆盖的产品体系,在指数产品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拥有科创50、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深证100、中证800等多只宽基ETF,是主流宽基ETF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独家主题产品方面,工银深证红利ETF及联接基金、工银央企ETF、工银京津冀指数、工银印度基金均为独家产品,标的层面具备稀缺性。

工银瑞信基金在指数产品的核心指标“指数跟踪误差”控制方面持续领先。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工银瑞信旗下ETF(除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年内跟踪误差仅为0.1%,远远低于行业0.27%的平均水平,近一年、近三年同样优于全市场表现。

风险控制能力领先。工银瑞信拥有行业一流的ETF系统,构建了完善的ETF投资管理、风控、后台系统,涵盖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基金估值、份额登记、业绩分析、实时监控等全部ETF管理流程,全面保障ETF的平稳运作和精细化管理,自2009年正式管理ETF以来,持续保持运作“零风险”纪录。

最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点,就是工银瑞信基金拥有较为资深的指数团队,现拥有12名专业投研人员,核心人员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工银科创ETF基金(588050)经理赵栩为现任指数投资中心投资部副总监,拥有12 年证券从业经验。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赵栩管理的指数产品跟踪效果持续居前,平均跟踪误差均远远低于全市场指数基金,其中工银上证50ETF今年以来、近一年跟踪误差控制在同类指数产品位居第一。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从产品层面上首批科创ETF代表了国内指数产品的最高水平。


如何落实投资?

正如上文所说,科创ETF是一只拥有广阔前景的宽基产品,但是价格总会围绕价值波动,价格波动是任何资产都会存在的风险。尤其是科创板股票最大波动幅度为20%,科创ETF注定要比其他指数波动率要大一些。


截至10月30日,科创50指数累计涨幅39.39%,明显优于沪深300和上证50。不过科创50 的年化波动率为42.49%也明显高于其他指数。所以盲目的重仓配置并短线操作科创50ETF很有可能成绩不会理想。

另外,配置指数产品和主动产品的逻辑有些区别,配置主动型产品的思路是寻找业绩长期稳定的基金经理,它的业绩增长依靠的是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而指数产品的思路是寻找有增长潜力的资产,它的业绩增长靠的是企业价值的兑现。但企业价值的兑现要比资产价格的波动缓慢的多,所以对于指数产品,我们理应更有耐心,即便是企业增长速度更快的科创50ETF,我们的持有的周期也应该更长。

指数产品还会涉及到择时的问题,尤其是投资半导体、新能源车和军工这样的窄基产品,需要投资者拥有灵敏的嗅觉。不过像科创ETF这样的宽基产品,最优的策略还是以定投为主。


我们以波动率与夏普比率相近的创业板ETF产品为例,自2015年定投某创业板ETF产品,每月定投1000元,截至目前总投入金额为71000元,但是总收益却高达30136元,总收益率42.45%。更值得一提的是,定投年化收益率为12.02%,高于单笔一次性投入的年化收益率10.56%。

因此,“长期持有+坚持定投”这样的策略显然更适合投资者享受产品带来的收益。


为什么市场都在讨论科创ETF?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