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你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错误的人生吗?
昨天晚上睡觉前,有一个粉丝给我发了一则信息。他说:“王老师,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错误的人生?除了犯罪和失败以外,还有没有其他错误人生的模式呢?”
人犯了罪,肯定是危害了别人的利益,或者危害了集体的利益。那么,他受到惩罚蹲到大牢里,这的确是一个人生的错误、人生的遗憾。还有,人因个人的过犯或者别人的过犯而走向了失败,这也是一种错误的人生。
但是除了这两种错误的人生以外,还有没有其他错误的人生?有!而且举不胜举,多得不得了!
我觉得,区分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对的,我们整个的人生是不是对的,有这样非常简单的方法:
第一,你所关注的,你所做的对象是不是正确的。
先看对象。比如:你每天喝酒,你的对象就是酒。你乱交朋友,交些不三不四的人,你的对象就是不三不四的人。你每天看书,你的对象就是书。
首先看你关注的对象,看你做的事情本身是对的还是错的?当然对和错在某种条件下它是具有相对性的,但是有些错误是具有不变性的,比如说虚度年华,比如说整天挖空心思地骂人、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这在哪个国家道德和法律体系中都不允许!
第二,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投入的时间对你的心身健康无益,对你身边的亲人也无益,你也获得不了什么经济上的回报,你花时间所投入的这件事情,不是无聊就是错误!
这样一来,错误的人生就有两个标准。第一,看你花的时间有没有价值,最高价值有利于心身健康,心身健康,幸福自来,幸福其实是心身健康的伴随物。第二看你关注的对象,看你做事情对象对不对,这样就很简单了。
我们把思维跳到平时看的节目、看的小视频上。如果你一直喜欢并关注一个人,这个人一直在夸夸其谈、讲东讲西,很吸引你。请你总结一下:去年到今年看了一年,你得到什么了?如果仅仅是好奇心的满足,如果他的话只是填补了你空虚的心、打发了你无聊的时间,你的人生很可能就是错误的!
因为第一正确的事就是对你的心身健康有益。所以要多看一些保健方面的知识,一些训练思维的,一些让你走向健康、走向高尚的,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真正的善,对人性有更深,更正确的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
这些方面的智慧和经验,是对你的心身健康有益的,对你的人生有益的。
如果你看的这些东西对你没意义,也对你身边的人没意义。那你看它干什么,你做它干什么?
你不如关掉手机,为你身边的人做一点事情:
妈,我今天给你洗洗衣服,妈,我今天陪你散散步,妈,我今天给你讲一个故事,妈,我给你今天讲一个健康小常识。这就是对你妈妈有益的事。
你陪孩子学一段古文,看一部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人物传记,对你身边的人就是有益的。
我们人,每天要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对自己身边人有益的事情。这个有益,最重要就是对心身健康有益、对发展和成长有益。我们必须把正确的人生浓缩到一个小范围里边,如果任由这个范围扩大,那就乱套了,你可能就不知东西了,不知选择了。
有一个伟大的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要让多人做你们的师傅,恐怕你们迷失掉。如果你这个要关注,那个要关注,这个要崇拜,那个也要崇拜,你就迷失了。
人一生最怕的就是迷失和虚度年华。
我每天早晨起来打开手机,各大视频平台都会不断地给我推送各种各样的节目,我每天要花很长时间拉黑。内容无聊的、跟我的身心健康没有直接关系的,蹭热点的,统统拉黑,一个都不看!
因为它不是浪费我的时间,它在剥夺我的时间,抢夺我的时间!我要把我的时间找回来,我必须把它们拉黑!
有些人你不看,你心里还比较静,一看你心里就烦,因为不是无聊,就是胡说八道。你必须分清楚什么内容是无聊的,什么内容是对你没有太大帮助的。
我们买东西都要买最好的,我们上学要上最好的学校的,我们吃食物要吃最好的食物,营养价值最高的食物,我们看书要看最经典的、最好的书,我们看视频,为什么不加选择地乱看?
难道你的时间就不值钱吗,难道你真的不懂有些小视频,有些夸夸其谈的人就是在抢夺你的时间?时间是何等的宝贵,它是一去不复返的!
大家应该都学过朱自清先生写的《匆匆》,如果没学过的,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我非常佩服朱自清,他的文章是有分量的,他的文章看似平淡,其实非常有才华!
我觉得他的文章比同时代的很多出名的作者要好得多了,大家可以看《匆匆》。朱自清对时间的感悟:它是一去不复返,你买不来的,过去就过去了……
孔子站在大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真的要珍惜我们的时间,没价值的东西不要看。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孔子这两句话太伟大了。“礼”在这里可以解释为道德原则,在深层次反映道德伦理价值的这些东西可以看看,不能反映伦理价值东西,我们看它干什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转自“王国荣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公众号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