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开学,青年节

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但是这次感冒始终没有痊愈,每天携带的纸巾数量较以前近乎翻倍,更可恶的是,这次感冒似乎烧掉了我的语言输出模块,产出文字变得异常困难,于是就想试着报一报流水账,做一下写文章的康复训练。
5月4日,是一个历史上的重要日子,不过相比于“青年节”这样的名号,今年的5月4日更重要的身份,是五一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而早上一阵盛大的雷雨,无疑给了今天返工返校的人们沉痛的一击,不过这跟我关系不大,一觉醒来,顺利地在体育课程群里翻到了今天上室内课的消息,这雨的时机刚刚好。
由于上周已经因感冒请过一次假了,而一学期超过三次请假的话会对成绩有影响,所以还是得去上课的,不过并非所有人上周都请过假,群里请假的消息一条接一条,理由也具有多样性:感染新冠、腰痛、锻炼过度……正常,没有任何一次体育课人是齐全的。说起来,我还没有测过自己这个感冒是不是新冠,不过就现在来说也没那么重要了。
因为感冒浑身没有力气,根本推不动健身房的大铁块,但室内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摸鱼,稍微活动一下,就可以找个阴暗的小角落躲起来刷手机了,带上耳机,在含有1200首音乐的歌单里点开随机播放,从铁块的碰撞声和同学的交谈声中短暂地脱离出来,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直至下课,舒服,体育课就该这么上,只可惜,下周要专项技术考试了,就我这水平,还得加练,之前五一就说要加练,最终也还是被拖延症击败了,但现在不能再拖了。
中午小憩了一下,在下午上课前,宿舍群里转发了一段聊天记录“《关于2023年青年节放假的通知》,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还有这么好的事情?我突然联想到上午一群人请假的事,这上午请个假,下午放假,不就相当于凭空多出了一天五一假期嘛,原来如此。看看朋友圈里有没有讨论这件事的:“反正是人生第一次五四放假,回寝睡大觉。”“典中典之‘放假但不停课’。”嗯,好像画风不太一样呢,再看看树洞吧:“xx学校连个放假都执行不了,……(消音并省略)”“反正我觉得在放假的时间上课是我赚到了。”呃,画风更不一样了呢……
我下午的课并没有课程群,也没有邮件通知,并不知道这节课具体安排如何,还是去上课的教室实际观察下情况比较保险。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教室里人并不少,虽然能听到旁边人关于放假的讨论,但他们(包括我)还是乖乖地出现在了课堂上。而老师也感叹道:“今天是青年节,但是我们同学基本都来了。我也是刚刚上完了两节课才知道今天下午要放假,那既然同学们来了,也不太好直接赶大家走,我们就上一点内容,早点下课吧。”
这堂课的名字叫做“英语视听”,据说是复旦最难的英语课之一,当初选课是冲着不用pre的特点去的,本想着是供社恐划水的一片净土,但开学坐在这个课堂的那一刻,我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无论是课上音频的语速和给出的问题,还是其他同学完整的回答与流利的口语,都给人一种“新人类进化不带我”的被抛弃的感受,又由于这学期选的学分本来就少,不想再退课,才咬咬牙坚持到了现在。而这两周感冒烧掉了语言模块,可想而知这课堂对我来说有多么坐牢,课上点到我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的样子完全不像个大学生呢。
撑过一小时,提前下课,老师还补了一句:“辛苦大家了,大家都很累了。”挺有意思的,明明刚放完一个五天的小长假,但好像大家表现出的精神状态都不是很理想嘛,虽说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在放假的日子依然坚持上课出勤,但好像又看不出特别振奋的精神?不懂,我只知道光华楼前面的风是真的大。
吃完晚饭去刷了次夜跑(走),回到寝室里的时间就交给游戏了,五一刚把《艾尔登法环》的一周目全成就通关,紧随而来的就是拖了好久没有玩的《异度之刃1》,要把它在《王国之泪》发售之前打完……我也只有在游戏的时候会做万全的规划了。
鉴于nsl的便携性,直接躺床上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玩游戏总想着去分析游戏的设计,比如为什么这个位置要放这样一个任务啦;或者这段剧情表达的内核是什么啦;又或者这个游戏最核心的体验是什么啦,感觉自己已经很少纯粹地体验游戏,而是带有解构游戏的目的在玩,玩游戏好像成了一个目的,一件必须要做的事,相比于自己第一次打开《旷野之息》的时候,好像少了几分最简单的快乐,包括五一玩法环的时候,为了追进度赶紧开启下一部作品,后期有些地方玩的有点急,留下了一些遗憾。
也不知是因为感冒还是因为开学的疲惫,玩了没多久,就感觉脑子已经渐渐跟不上游戏的节奏了,没办法,只能关掉游戏,点开音乐,呆呆地望向灰白的、又近又远的天花板,心里不自觉地划过一阵空虚,想想我这开学第一天好像也没干什么事情,体育课划水,英语课坐牢,连游戏都玩不动,简直就是这半个多学期的浓缩写照嘛。
都说哲学可以帮助人来认识自己,但在大学第一年快要结束的当下,我好像对自己更加不了解了。作为哲学系的学生,却不仅能把哲学史的课程忘得一干二净,平时的阅读量也近乎为零;作为曾想过成为游戏制作人的玩家,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更是一问三不知;而作为一个年轻人,我的记忆力衰退的程度令自己恐惧。有时候,确实是会疑惑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看到朋友圈里同学发的高深的看不懂的读书随感,确实会羡慕他们能坚持并做好自己喜欢的事。
既然不了解自己,那么又何从考虑将来呢?之后要读研吗?以我现在的成绩,能读得上研吗?如果不读研,又能去做些什么呢?要坚持以前的想法去做游戏吗?但非科班出身,又不是技术类的专业,能做什么岗位呢?现在行情那么糟糕,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那我又怎么办呢?脑子越来越混乱了,在床上翻来覆去,想要早点睡着,但似乎感冒的其中一个症状就是难以入睡,想起今天看到的一篇青年节的推送,其中一条祝福就是“祝你能真正十秒入睡“,我可太需要这个了。
夜深了,可以听见空调的风声,在微博的草稿箱里打了一些字,最后还是删掉了。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但对于现在的我们,现在的我来说,什么是“冷气”,什么是“向上”呢?说到底,未来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