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三县入京迎空前利好!继续赋权副中心,北京重磅发布!

2023-02-09 11:55 作者:燕郊法拍房  | 我要投稿

北京市计划报告全文发布,2023年十大主要任务公布

(一)着力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减量发展,进一步处理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辩证关系,严格人口、建设规模双控,坚定不移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保持思想不松、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以提升巩固扩大疏解整治成果。


(1)落实总规实施第二阶段重点任务,完成分区规划修改维护工作,加快编制重点街区控规,启动实施核心区控规新一轮行动计划。积极拓宽减量提质途径,城乡建设用地再减8平方公里左右。


(2)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积极服务保障国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安排。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00家以上,推进大红门地区4家已关停市场转型升级,着力开展非法、小散乱物流整治。坚守人口总量天花板,巩固中心城区人口调控成果


(3)实现朝阳医院东院开诊试运行,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基本完工,力争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开工建设,推进中国农业大学平谷创新港项目落地。



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落实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紧抓两个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1)保持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行政办公区二期竣工,剧院、图书馆与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加快东六环入地改造、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


(2)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疏解,推进首旅集团、华夏银行等市属国企搬迁项目建设,北投集团项目完工。依托运河商务区引进一批国内外优质财富管理机构,高水平建设运营环球主题公园,台湖演艺小镇北京交响乐团永久团址外立面亮相。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吸引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高层次、高技能、紧缺急需专业性人才。


(3)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建成城市副中心规划展览馆等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4)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组建管理机构,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实施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地区一体化交通体系提升规划,加快平谷线建设,建成厂通路道路段,推动石小路开工。推动实施通州与北三县差异化新增产业禁限目录,营造优势互补的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继续办好项目推介洽谈会。


着力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进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圈”构建,带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


(1)促进环京地区通勤圈深度融合。加快一体化交通体系建设,研究推动市郊铁路延伸服务环京通勤,聚焦重点区域完善道路网络。


(2)促进京津雄功能圈联动发展。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服务央属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三校一院”学校实现开学、医院竣工交付,京雄高速全线通车,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唱好京津“双城记”,推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园区建设,促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规划衔接和融合。


(3)促进节点城市产业圈强链补链。落实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推动龙头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项目落地津冀。落实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市场准入、监管执法、产权保护等跨区域合作。


(4)带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实现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站前工程全部完工,京哈高速拓宽改造、国道109新线高速完工,承平高速主体开工。深化京津冀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和生态环境共建,协同做好空气重污染应急应对,推进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研究建立永定河-官厅水库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重点产业承接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深化区域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促进养老服务协同。



副中心承接新一批市级赋权!共184项,涉规划、住建、交通等


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质量发展,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由部分重点功能区管理机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行使一批市级行政权力、办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从今年1月19日起,城市副中心将承接新一批市级赋权,包括自贸区赋权在内共计184个事项。这已是城市副中心第三次承接市级赋权。



发布文件显示,


由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通州区政府有关部门在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及拓展区约812平方公里区域内行使100项市级行政权力,办理1项公共服务事项。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通州区政府有关部门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组团约10.87平方公里区域内行使市级权力,这也是继去年之后城市副中心再次承接自贸区赋权,共计83个事项。


市级赋权


101个市级赋权事项涉及行政许可65项、行政处罚19项、其他行政权力11项、行政确认和公共服务事项各1项。


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作为承接主体46项,涉及规划、住建、交通、水务、生态、文旅、园林等领域,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审查、外国投资者在京特定区域内从事独资经营的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审批等事项。


自贸区赋权


自贸区赋权方面,决定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和朝阳区、海淀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政府有关部门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119.68平方公里区域内行使95项市级行政权力。


其中83个自贸区赋权事项涉及城市副中心,既有行政许可,也有行政处罚。人才引进方面明确在通州、朝阳、海淀、顺义全域开展试点。


“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2020年3月,北京市政府首次赋予城市副中心管委会30项市级行政权力,据测算,重点区域、重大项目手续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2021年11月,市级赋权范围进一步深化,涉及123个事项,特别是对涉地审批类市级权力,经过此次赋权后,土地利用、土地征转、土地储备等三项涉地审批权基本全链条赋予城市副中心,契合城市副中心集中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集中管理需求,进一步提高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也极大改善了办事主体的办事体验。


城市副中心也以赋权为契机,探索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举措,确保市级赋权事项“应进必进”,进一步优化城市副中心营商环境,通过一系列措施把城市副中心制度性“软环境”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据悉,


本次城市副中心(含自贸区片区)共承接新一批市级赋权184项,加上2020年、2021年两批市级赋权153项并扣除部分重复事项后,城市副中心累计承接市级赋权达308项。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北三县入京迎空前利好!继续赋权副中心,北京重磅发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