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说该怎么写之概念化创作(二)

2022-04-28 23:07 作者:梁无名  | 我要投稿


以前,我经常见到的,也是很多很多网文习惯性的悖论就是,资质好的修为将来一定会高,你资质不好,将来就不会高,用来给主角上一个固定的坏印象,为主角将来装逼打脸做伏笔。

如果用我提到过的概念化创作来思考,这个手法其实就很简单,资质就是一个概念,他是用抽象出无数人的一个总体表现来证明的另一个概念形成的认知。从这我们知道,可以利用有一定的数据支持的认知来实现贬低作用。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资质作为概念是抽象出的再次抽象,就是说,首先人要去修炼才知道有高下,而修炼也是一个抽象。这是二次抽象之后进行的证明。以后还会有三次四次抽象。目的也都是为了证明,从而获得一个结果。

这里,证明属于逻辑判断的一种,作为语句,逻辑判断有时候只是作为初步的过程,我们还需要具体的结果,所以需要逻辑推断或者转折等。

换个概念也一样,但有些概念或者二次概念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于是就有了定语或者状语作为辅助,比如很多钱,很强壮,很聪明,具有神圣血脉等。

这里,感知类,物体类等多位一次抽象,状态类、运动类、事情类、人类政治军事人文活动类、感情类的概念往往是二次抽象或多次抽象后的概念,抽象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出现信息缺失和失真的现象,一旦从这种高度抽象出来的概念去指定另一个低层次概念或者同级概念的时候,就会出现逻辑紊乱。

不过我们最需要注意的还是概念经过逻辑处理后产生结果导致的心态变化,这才是文章的核心所在。然后要认可每个人经过社会环境的培养后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三观以及隶属于国家民族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它们本身会固化一个人对一种结果的判断,一旦逻辑处理后的结果出现偏差打破观念底线或者反馈体现出负面效应,那么心态自然会产生变化,具体体现就是情绪变化。

其基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三观以及国家观民族观,所以小说创作的时候首先要打造社会环境,形成的三观具象在某个人身上,用他体现出逻辑处理的结果。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通过资质否定主角,首先就是社会环境三观下实力优先,抽象后逻辑处理结果在家族成员内,形成三观,然后选取对象主角,再次逻辑处理获得证明。

而逻辑处理方式很多,比如常见的判断,选择,推导,重构,过度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后会产生一个结果,从而影响到在处理之前的概念所包含的东西所产生的观念变化,从而形成情绪。


小说该怎么写之概念化创作(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