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奥本海默》

2023-08-31 03:06 作者:提一盏灯游街  | 我要投稿

  对于这种有深度的电影,我推荐大家像我一样挑午夜场去看。因为午夜场可以刷掉一些以看电影为目的以外的人。

  言归正传,我还是会一种比较主观的形式来评价这部电影。内容涉及剧透不过,对于这种历史类电影来说,剧不剧透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首先就全面来说,这部电影真的很优秀,我是真的很喜欢。90%的文戏,三个小时的时长不仅没有成为电影的负担,反而成为电影严谨,认真,真实的载体。

  电影采取一种碎片化的叙述,将三件发生在不同时间段的事情同时叙述而出。第一个自然是二战时期为了抵御法西斯,奥本海默临危受命,参与曼哈顿计划,最终研制出原子弹。第二个是刘易斯为了加害奥本海默而暗中组织听证会“批斗”奥本海默。第三个则是刘易斯本人参与选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自己曾经加海奥本海默的事情被曝光导致选举失败。前两个世界都是彩色,且第二个事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房间里,第三个事情则是黑白色。彩色代表着奥本海默本人的视角,而黑白色则代表着刘易斯的视角。理清这些关系,那么电影前后的顺序以及中间穿插的破碎叙述就非常的通顺了。

  从人物方面,诺兰导演并没有把奥本海默塑造成一个绝对正确亦或是没有缺点的人。相反,他曾经用氢化钾给苹果下毒,妄图毒害自己的老师(虽然后面又醒悟),还曾经多次婚内出轨(很多都是人妻),在自己的爱人亡故事会,一个人蜷缩起来发抖。一切的一切都塑造出了奥本海默有血有肉的形象。除了主角之外,很多配角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格罗夫斯将军,泰勒,劳伦斯,以及幕后黑手刘易斯。(刚开始看可能会区别不清,只要记住他们的样貌特征就可以了。)刘易斯这个人物我个人认为塑造的很好。电影开篇就讲述了他与奥本海默之间曾因一句话产生了一点间隙,(奥本海默曾经调笑他卖过鞋。)而这也为后面同位素贸易会上奥本海默对他的嘲讽令他产生仇恨的剧情埋下了伏笔。还有一个角色是我非常喜欢的,就是电影中奥本海默的妻子凯蒂。她爱憎分明,性格果敢。虽然有过多段婚姻,但在遇到奥本海默之后,毅然决然的抛弃了过往。分钟在奥本海默遇到坎坷时,她也是多次的给予的扶持与鼓励。在影片的结尾她也是义正言辞的训斥了企图颠倒黑白的罗杰,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此外,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之一我认为是音乐。每当剧情来到关键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音乐,比如在奥本海默接受曼哈顿计划更换科学家服饰时那种宛如史诗般的音乐,让我在电影院直接震撼到了。还有在听证会与选举上交错的询问中,随着文化节奏的加快,那种紧促的音乐也令我紧张起来。电影院的视听效果确实要更震撼一点。

  拍摄手法则是另一大优点,除了上文提到的碎片化叙述,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意义深刻的镜头语言。比如同一件事不用彩色与黑白两种不同的视角来拍摄,虽然是同一个画面,但是在带入剧情后,你就会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对于炸弹的爆发,诺兰拍摄的也是非常出人意料,它并没有采用传统式的爆炸即震撼,而是采用了一种在爆炸后光线比声音更快的镜头语言,从侧面衬托出原子弹的威力之大范围之广。奥本海默对于原子弹这样里面全人类的武器感到恐慌,因此在他紧张的时候会不由得浮现出原子弹爆发时的光亮。像这样的手法在电影里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发掘。

  其他一些方面,比如演员的演技以及剧情的发展,亦或是特效之类的,我只能说满分十分,我就给二十分,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这部电影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观影门槛可能要高一点。最起码你要了解一下二战时的事情比如当时美国的总统是杜鲁门(这个不会有人不知道吧)。在二战胜利前夕,几个国家曾经联合起来开过一个波茨坦会议(好像是初中知识),这也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而结尾出现的反对刘易斯的那个小人物,也就是肯尼迪,后来也成功当选了美国总统(这个大家应该也知道)。

  这部电影的台词也很优秀,寓意也很深刻。我只举一个例子,那就是刘易斯因为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之间的一场对话,而误以为爱因斯坦因为奥本海默而讨厌自己。而结尾这揭示了根本没有人注意刘易斯这样的小人物,像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在意的只有世界的走向与科学的未来。那种史诗般的气势扑面而来。

 总的来说,我推荐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再熟悉一下人物名字,接着就可以进入这个电影,来感受一段属于曾经历史上的传奇。

“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奥本海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